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都市言情>九爷这个福晋有点虎> 第393章 明折与暗折

第393章 明折与暗折

  九阿哥上了两封奏折,一封明折,一封暗折。
  明折比较简单,讲官船遇到刺客,他不慎落水,流落邵家村,正好碰上了一起卖田案。
  三个村子的村民为了逃避田赋,将田地低价卖给了十里八乡的宋举人,再以低于田赋的价格佃回,可占得一成至一成半的便宜。但是宋举人过世,他的儿子不能再免税,一而再地提升佃田田租,却不愿按原先的协议以原价将地卖回。
  三个村子的村民没了活路,只能上告,县令判了宋家赢。
  经调查,这种事并不止在邵家村发生,民间有俗语,穷秀才,金举人。
  因为成了举人就能挂田不上税了,所以举人可以钻这空子占得很多便宜。民间除了低价卖田的,还有挂田的。挂田便是给予举人一定的好处,然后举人便同意将对方的田持在自己名下免税,田契都已到官府备案转让,仅凭一纸协议表明田是农民的,隐患颇大,请求康熙彻查卖田案和挂田案,并拟出相关规程,讲明朝庭只认官府发出的田契,让百姓限期内将自己的田地领回去。
  暗折就更精彩了。
  其一,因为举人免税,农民为了占一点便宜都将田地低价转让或挂靠,以至该缴到国库的田租都进了举人及腰包。士族大官亦可免税他们虽瞧不上挂田这点小钱,但有亲友求上门来也不会拒绝。而举人虽可谋官,但得等有空缺还是七品以下,且僧多粥少,大部分举人都靠着挂田免税发家致富。
  举人本身置办的田产只是少数,挂在他们头上的才是大头。将这挂田案办了,等举人将这些吐出来,地方上的地税自然就能收上来了。
  为了杜绝这种行为,这种给有功名之人的鼓励最好废除,提昌官绅一体纳粮。
  但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此事会牵扯到士大夫和官员的利益,还需三思而后行。毕竟京中官员挂田的也不在少数,旗人属特权阶级,这种挂田案跟他们没多大关系。但是康熙继位以来,提昌满汉一家,重用汉人,十几届科举下来,汉人为官不在少数,且许多是贫民学子。谁家没点亲戚需要挂田呢,且这年头大部份人都喜欢置办田地,好些人光给闺女准备的陪嫁便超过百亩有余。
  眼下是邵家村卖田案引出的挂田问题,最先解决的肯定是这出。至于官绅一体纳粮,可徐徐图之,毕竟一口吃不成胖子。
  以邵家村的卖田案为典例,朝庭该贴出告示,告诉天下百姓,朝庭只认田契,限期内将挂在举人名下的田产要回,否则就认定是将自家良田双手奉送给举人。期限之后,朝庭不会再管举人霸田相关案件。
  是继续占税收的便宜还是将田送给别人,相信百姓自会做出正确的决定。
  其二,他到无锡后才发现,朝庭定的税收到了地方被翻了倍,原本两成的税赋到了地方被提升至三成甚至四成,再加上徭役布税人头税,有的甚至超过五成,百姓若不卖田或佃田,便连温饱都无法解决。
  请求康熙派出钦差大臣严查江南税收,将收刮民脂民膏的贪官一网打尽。
  其三,人头税。
  每人每年一两的税银太过高昂,百姓不堪重负只能当黑户,长此以往,对国家长治久安不利,这也是反清复明猖獗的原因。他遍翻史集,大清的赋税的确比明朝要重一倍有余。
  相比于明折,暗折简直句句说到了康熙的心坎上,他着实没想到,九阿哥出发不到一月,不但将地租减少的原因查明,还将应对的方案都写了出来。虽有些法子还稍嫌稚嫩,但细细推敲,再略作更改,便是一良方。
  “梁九功。”
  “奴才在。”
  “胤禟遇刺之事为何没有向朕汇报?”
  梁九功一脸惊讶:“皇上?奴才不知道啊,这是何时之事?”
  康熙怒道:“朕的儿子差点被杀了,却连一个汇报的人都没有,地方官是死的吗?暗三。”
  猫在梁上的暗三轻飘飘地以跪姿落了地:“皇上有何吩咐。”
  “着人去查,看看是谁这么大胆子,居然敢对胤禟动手?”查地税之事,他是暗地里授意的,除了胤禟便只有胤誐知道,所以定不会是因为此事。可除了这个,胤禟到底又哪里碍着谁的眼了呢?
  暗三接了密令,如出现时一样,无声无息地隐了身形。康熙沉吟许久,将明折递给梁九功,让他发下去。
  于是第二日早朝,金銮殿便因为九阿哥的提议炸开了锅。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