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穿越重生>1839> 第53节

第53节

  “不,不考虑全国,我们这一次,就是保住广东,广东可能是我们将来发展的最佳基地。”
  “地图!”
  广东地图摆在桌上,楚剑功用笔指点着,众人随之讨论英军可能的登陆地点,各抒己见。
  “目前最坏的情况就是,大批英军从别处登陆,陆战中击退我们,然后包抄虎门要塞,随后水陆合力夺取广州。”
  “为什么总是广州,广东快有英国大了,有很多战略要点可以夺取,也值得夺取。”
  “别的地方,英国人夺去没用,他就算动用一万人来,也站不住脚。只有广州,这个商贸港,英国人可以得到现实的利益。”
  “夺取广东作为殖民地呢?”
  “短期来看是不可能的,”肯尼夫接口说,“英国人在阿富汗还在打仗,非常的艰苦,而发展和巩固一个殖民地需要巨大的成本,即使在北美,就在密西西比河边上,我们美国人要巩固和控制印第安人的地盘,也有些手忙脚乱,何况英国人要航行一万英里以上,才能到达广东。”
  “目前,唯一值得我们保卫的就是广州城。”楚剑功定调子。
  李颖修突然疑惑的问:“到底广州有什么值得我们保卫的?大清衙门?行商?洋商?”
  大家听了都一愣。大清各个衙门不必说了,在座的五个人,三个是外国人:革命杰肯、民主范中流和天命自由的肯尼夫,至于楚剑功和李颖修,对大清朝廷的态度,还是不说为妙。
  行商和洋商?战火一起,只怕他们跑得最快,留下来的都是有胆识的投机者,的确没有为之而战的必要。
  “藩库,”楚剑功倒是想到了广州的要害,“藩库,还有府库,总督衙门和巡抚衙门的各种账册。”
  “一旦英军在广东其他地方登陆,而兵力又超过6000人的话,我们就控制各个督抚衙门,占领藩库,开始组织撤退。”
  “组织撤退是一种复杂的战术行动。”肯尼夫说,“如果真的准备战略撤退,那么现在就要开始着手,指定详细的计划方案,谁控制广州城,谁负责疏散民众,谁押运物资,撤退到什么地方,如何阻击英军,都要安排。”
  “这件事,肯尼夫,你和张兴培来做,我再给你找个翻译。话说回来,你要尽快学习中文了。”
  事情就此议定。
  李颖修等其他几人都出去了,对楚剑功说:“说到藩库,我倒是一直在查一个事情,在英军第一次入侵前,虎门整修,以及朱雀军练兵,花费大概在七十万两上下,可据说藩库掏了两百万两白银,真狠哪。”
  “谁干的,琦善?”
  “不是,我估计可能是藩台,或者他手下的人物,到底如何,还要查一查藩库的账目。”
  “我和你都没有这个权力,向怡良禀报吗?”
  “不,我并不想帮大清国挽回损失。而且,广东富庶啊,每年关税、盐税、茶税、粮税、漕税,所谓五子开花,这五大项收入都会落到藩库里面。”
  “所以你想……”
  “通商洋务善后使,不如改叫通商洋务布政使,我来兼这个藩台。”
  “也就是要把现任的藩台整倒,然后还不能让朝廷派别的人来。”
  “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这个职位搞成烫手山芋,别的人都不敢接手,然后我再勇于任事。”
  “清廷目前最头疼的,就是沾‘洋’字边的。”楚剑功接着说。
  “藩台又是管钱的,钱、洋务……嗯,我似乎有点想法了。”
  “让藩台变成汉奸?嗯,清奸。好主意。”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何况他本身也不干净。”
  “既然有了想法,那么,如何着手呢?”
  “范中流一直有个提议,你知道吗?”
  “大南洋铁壁。东起福建厦门,西到广西北海,在包括岛屿在内的3300公里海岸线上,建成庞大的要塞群,所谓北有长城,南有铁壁。”
  “的确是宏大的计划啊,这样的要塞群用来干嘛?”
  “要塞群嘛,无非前沿预警,守备和防御,按范中流的话说,这个要塞群建成以后,英国人要么在要塞前面把血流尽,要么绕道浙江或者越南,才能进攻广东。”
  “大南洋铁壁要多少银子啊。只怕英国人还没来,广东自己就把血流尽了。”
  “你写个行文,请巡抚大人找藩台要钱,看他给是不给。”
  “无论他给不给,清奸也是做定了。”
  呼唤收藏、红票
  9 璞鼎查到达印度
  2月1日
  印度,加尔各答,威廉堡。
  高高的米字旗俯瞰着整个加尔各答湾,码头上集结着军乐队和各色印度殖民当局的大人物。
  一艘蒸汽船慢慢靠岸了,舱门打开,各色乘客陆续下船,这时,从舱房里走出一个人来,身着白色的海军制服,海军少将的军衔闪闪发亮。
  码头上迎接的人群看到了他,开始欢呼起来,军乐队开始奏乐。
  “欢迎你,璞鼎查爵士,我们的传奇英雄。”
  这个人,正是英国新任的远东全权代表璞鼎查,他12月中旬从英国出发,横越地中海,然后走陆路通过埃及,在红海上船,只用了43天时间,就跨过了大半个地球,到达印度,比琦善从京城到广州的时间还短。
  璞鼎查下船伊始,便回绝了所有社交应酬,开始全心准备对清国的战争。
  他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派出信使,前往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通知当地的部队,前往海峡殖民地和自己会和。
  “兵力不足。先生们。”璞鼎查往椅背上一靠,“加上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的土著团,我们才12个团,其中有六个很久没有打过战了。”
  坐在他对面的,是新任远东派遣舰队司令巴加:“阁下,您说得对,要汲取上次的教训,虽然清国很落后,但毕竟是个庞大的国家。而且不像印度,他们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
  远东陆军司令仍旧是郭富,他说:“可是,我们去哪里找新的部队呢?阿富汗现在很艰苦,也在到处要兵员。”
  “我就是要把阿富汗的军队调出来,阿富汗短期之类结束不了,却消耗着我们大量的兵力。我至少要两个师。”
  “狮子大开口,阁下,两个师至少一万七千人,奥克兰总督不会答应的。”
  “我去和他谈,阿富汗需要经费,但国库没有经费了。”
  “是么?阁下,我们此次远征的军费怎么办?”
  “本土拨款68万英镑,东印度公司支付109万英镑,新南威尔士州兵工厂为我们提供价值17万英镑的军火武器。一共不到两百万英镑,我们要征服一个国家。”
  “这次战争的目的是赚钱啰,从清国取得战争赔款,补贴阿富汗。”
  “不仅如此,大批的新生部队在清国经受了锻炼之后,将投入到阿富汗战场。”
  “所以……”
  “所以,至少五个步兵团,奥克兰总督非给我不可。”
  “这样,我们就有了十七个步兵团,两万名步兵,三十艘军舰,一万名水兵。三万人的海陆联合部队。”
  “璞鼎查阁下,恭喜你,即使在滑铁卢,威灵顿公爵也没有直接指挥过三万英国人,更没有海军。您现在是英国历史上第二大兵团的指挥官了。”
  “去,拿支铅笔来,”巴加命令侍应生,“我们来把手头的力量列出来。”
  “我们手头,原有三个步兵团,第18爱尔兰步兵团,团长基恩上校,第26步兵团,团长斯科尔斯上校,第49苏格兰步兵团,团长索尔斯克亚上校。这三个团在前次战争中都受到了损失,但建制还在,我们补入了印度土兵。目前,这三个团都是1400人的满编团。”
  “留驻在印度的第55步兵团也会随我们出发,第98步兵团,过几天会从英国本土到达,这两个团很有意思,团长是两兄弟,菲利普-内维尔和加里-内维尔”
  “我从新西兰和澳大利亚调来三个团,第67新南威尔士团,团长吉格斯,和69西澳大利亚团,团长科威尔,以及68新西兰毛利团,团长维杜卡。这三个团都有大量的大洋洲土著,据说训练还可以,但未必可靠。他们将在海峡殖民地和我们汇合。”
  “印度人我还可以动用四个印度步兵团:马德拉斯土著步兵第2团、第6团、廓尓克第14团和锡克第24团,以及孟加拉炮兵团和工兵团。四个步兵团的军官都是英国人,四个团长分别是谢林汉姆,费迪兰德,坎贝尔,和特里上校。”
  “让我们来看看,从阿富汗我们能拿到哪五个团,嗯,第11皇家龙骑兵团,团长杰拉德,第20步兵团,团长兰帕德,第58苏格兰团,团长哈格里夫斯,一位防守专家。还有……”璞鼎查犹豫了好一会,“似乎只能拿出三个团来。不然就不能维持战线了。”
  “阁下,也许我们还能找出点兵来。”巴加建议说,“您觉得意大利人怎么样?”
  “意大利人?”
  “是的,意大利人,准确的说是威尼斯人,撒丁人,米兰人等等。那些南欧商人的商团护卫队,我们可以征用他们。”
  “意大利轻步兵?那些雇佣兵?费用怎么算?”
  “不用付费,直接征用。要想跟着不列颠喝点汤,就要付出成本,是的,成本。”
  “他们有多少人?”
  “总的加起来,七百或者八百人吧,可以编成一个加强营,嗯,他们还有四门火炮。”
  “那好,征用,这事你来办。他们的番号就叫意大利轻步兵营。”
  “整整两万人的陆军大部队呀,阁下,恕我冒昧,我们进攻什么地方呢,广州吗?”郭富问。
  “广州,我听说,广州的防守水平已经达到19世纪的水准了?”
  “不,阁下,只是比一般的清兵强一些。”
  “我们不打广州,广州从政治上而言并不是一个好选择,他离清国首都太远,而且他们所谓封疆大吏又没有决定权。我们北上,执行义律阁下的扬子江战役计划,夺取镇江甚至江宁。”
  “扬子江战役,对,那是个好计划,可惜被浙东的挫折耽误了。这一次,我要好好教训教训那些猪尾巴。我们直奔扬子江口吗?”
  “不,据我看到的各种报告,清国是个封闭愚昧,狂妄自大的政权,我们要好好的教训他们,北上途中,顺便把他们东南沿海的防御设施一个一个的打垮。”
  “执行我的命令,目前在印度的各个团,立即全员归队,加紧训练,等到不列颠本土和阿富汗的部队到齐,我们就立即出发。”
  呼唤收藏、红票
  10 备战
  璞鼎查到达印度的消息在十天后终于传到了广州。楚剑功和李颖修接到了英国商人包博曼的传书。
  “要来了,怎么办?”
  “能怎么办,该做的都做了,朱雀军抓紧训练。知会广东水师署理提督李廷钰,水师要开始进入战备,拦江铁索都放下去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