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穿越重生>太子夫妇的七零奋斗录> 太子夫妇的七零奋斗录 第76节

太子夫妇的七零奋斗录 第76节

  “卤菜?”
  “是啊。应该是前年吧,有一回上工,我从你们家门口路过,闻到一阵香味。后来你公婆端着碗在村子里走,我才知道那是你做的卤菜。那味道真是馋死人了。”
  张秀芝从来没有闻过那么香的味道,至今都印象深刻。
  哦哦,这么一说林若云想起来了。
  那时候陈爱学还在煤厂挖煤呢,她刚得了自行车去厂里接他,路上遇到花大婶卖卤蛋,买来吃了两颗觉得没她自己做的好吃,就自个卤了一锅。
  听秀芝这么一说,她倒是很想吃卤肉了。
  张秀芝见她久不说话,以为她不肯,又道:“若云妹子,我肯定不让你白教,我出钱买你这方子。”
  这个嘛……
  林若云有点为难,她那方子可是百年秘方,林家五代人不断完善出来的心血,就这么直接送给张秀芝,她心里是不乐意的,但收钱的话,收多少好呢?
  “我记得花大姐也会做卤菜,你怎么没找她学?”
  张秀芝重重叹了口气,“老实跟你说吧,我已经辞了花大姐那边的活计。我打算出来单干。”
  “单干?你在花大姐那不是干得好好的吗?遇到啥事了?”林若云有些吃惊。
  张秀芝摇了摇头,“今年城里多了不少返城的知青,他们没工作,为了操持生计,也摆起了小摊。
  他们从四面八方回来,带过来的吃食新鲜又便宜,花大姐这边的生意自然就受到了影响,再加上她媳妇生完孩子,如今腾得开手愿意来帮忙,我这个帮工就没那么重要了。
  十月份的时候,花大姐把我的工资降了五块,年前说还要降…”
  张秀芝抹了把泪,“可我家里有五张嘴要养,两个孩子在读书,工资一降再降,哪活得下去?我实在是没办法了,只能自己去摆个摊,那些东西我也会做,再卖得便宜些,总是能卖出去的。那怎么都比给人帮工挣得多。”
  林若云细想,觉得她说得有几分道理:“那你打算在哪做买卖?卖些什么呢?”
  张秀芝显然是仔细思量过的,说起来有理有据。
  “我打算去春梅春兰他们学校门口摆个小摊子,那边挨着工厂,人来人往,不缺客人,况且那些人是有工资的,不缺买吃食的小钱。所以这个生意是搞得起来的。
  冬天的话,就卖炒瓜子,再放两个小锅,煮麻辣烫和卤蛋卤豆干。夏天卖凉皮凉面,还有雪糕和酸梅汁。”
  “这样一来既能挣钱,又能看孩子。春竹今年满七岁了,也该去上学,可不能再把她拘在家里带老幺。”
  林若云笑了起来,“你这法子倒是可行。”
  张秀芝笑道:“我看了两三个月呢。”
  “那个,卤菜的手艺,能卖我不?”
  花大姐是会做,但那手艺不行啊,没林若云做得香,叫人一闻肚子就生馋虫。她自个在家也做了两三次,怎么都不对味,才不得不求到人面前来。
  她又重复了一遍,林若云不好再避开,想了想才说:“秀芝姐,这个方子我不卖。”
  张秀芝脸一下垮了,难看得如丧考妣。
  “但是,我可以教你。”
  “啊?”张秀芝猛地抬起头,不敢相信世上还有这种好事。
  林若云补充道,“秀芝姐,你先别激动,我不是白教的。我打算技术入股,我要你这小摊的一成利润。”
  “不管你这小吃摊以后做得多大,哪怕成了大饭店,都要给我一成利。”
  听完秀芝的描述她觉得这门生意能做下去。如今国家提出了改开的政策,可乐也进入国内,还有那些外资考察团,都在预示着:以后的市场经济会越来越活跃,同样民间这些小买卖也会逐步放开。
  秀芝选的位置好,再加上好味道,只要好好经营,小摊贩早晚能开成大饭店。
  他们林家祖上的酒楼不就是这么来的吗?
  林若云觉得用百年秘方,换一个押宝的机会,还是划算的。
  张秀芝睁大眼睛,“大饭店?我哪敢想。我只求有个好手艺,能养活我娘几个就成。至于你说的那个啥技术入股,没问题,我同意。”
  “你确定?”
  其实林若云觉得自己这个要求有点狠,但那是他们林家传了好几代的方子,卖给张秀芝,她肯定是买不起的,所以不如技术入股。
  况且她一直都想做这个事,但从前是环境不允许,如今环境允许了,她又要上学没时间,可巧张秀芝就找上来了。
  “确定确定。就是一成利会不会太少了?”这会儿是张秀芝有所求,她的态度自然放得低。
  “够了够了。你这回带了大料回来没?要不咱现在去做一锅尝尝味。”林若云太馋那个味了,真想马上就吃一口。
  张秀芝本就是抱着这个拜师想法回村的,自是备齐了材料,“带了的。”
  到了她家厨房,林若云把大料挑挑拣拣,又重新炒糖色加水,过了半个多小时,厨房里就冒出香味,再慢慢焖着。
  张秀芝就另起了一锅炒瓜子,如今城里卖的是盐瓜子,她觉得腻味,打算炒个其他味的,但到底啥味,还拿不定主意,就在家慢慢摸索。
  林若云虽然不会炒,但磕过的瓜子多啊,一下提出好几种口味,什么五香的、焦糖的、绿茶的。
  两人试了半天,才勉强炒出一个焦糖的,但这已经让张秀芝满意许多,她的小吃摊又多了个招牌货。
  中午,林若云没回家,就在张秀芝家里吃。
  “娘,这个好吃!”
  “是啊,是啊,娘,这个真的好吃。卖这个肯定能挣钱。”家里的情况没瞒过孩子,春兰也是一心专研着挣钱。
  “好吃!”
  春菊才一岁,啃不动肉,但嘴里尝得出味了,吮着鸡皮,也是一直点头,“好次!好次次!”
  见大伙都说好吃,张秀芝心里的底气越发足了。
  林若云没事干,就天天往秀芝家里跑。
  这小生意是两人一块捣鼓的,自然要尽心尽力。
  张秀芝继续琢磨炒瓜子的手艺,她就琢磨其他的事。
  虽然是从小摊开始,但又不打算做一辈子的小摊贩,她们的目标是要开成大酒楼的。所以这个口碑是要从一开始就养起来的。
  一开始她想了好几个名字,什么食为天、百味阁,不过都叫陈爱学否了。
  他说这些听起来文绉绉的,跟小摊不搭,而且也不好记,最后简单粗暴的把名字定为“张林小吃”。
  林若云觉得有点遗憾,应该有个招牌的,最好是把价格和菜品都清晰的印出来。
  但是这个不好干,木板吧不好收放,用纸吧禁不住风吹雨晒,最后是拿墨汁在小木板上写了招牌,到时候插车子上。
  她隐隐约约觉得,这个环节中差了点什么东西,灵光一闪,却没抓住。
  开业前的工作准备得差不多,春节也到了,一切事都放放,先过年、再听听领导的出国新闻。
  第76章
  今年的除夕夜比往年又要热闹些。
  一来是自家饭桌上的菜肴越发丰盛了, 说明这日子是越过越好,吃饱喝足了才有心情庆祝年节找乐子。不然对着一桌清汤寡水, 谁还有心情说笑?
  二来是大队有钱了, 这些年队里带着大伙开荒种粮食、养鱼养蚕,整个大队的日子是蒸蒸向上,因此分到队员们手里的钱也多了, 爱好热闹的人就买了鞭炮和烟花在外头放。
  烟花在半空中炸开,五颜六色、缤彩纷呈,照亮了下头一张张写满惊叹的脸。
  村子里多少年没看到这样的西洋景了, 大伙都走出院子, 边看边聊老黄历。
  烟花这东西最招孩子喜欢, 连柱子那种见过大世面的都看呆了,还有双喜, 话都说不利索,直愣愣的盯着那闪烁的小火花, 听着“咻咻咻”声音, 哭闹着“要火火”。
  一直到了十点,这热闹劲才平息下来, 大伙各自回屋歇息。
  次日是大年初一,惦记着大新闻,林若云起得很早。
  在学校的时候, 专业课老师就跟他们说,这个专业叫国际贸易,国际国际,肯定是要留心国际新闻的, 鼓励他们多看报多听新闻。
  估计是两国之间隔着时差, 这时候还没米国的新闻传回来, 收音机里播的都是一些新春祝贺稿,林若云听着觉得没意思,就把它关了。
  早饭依旧是吉祥牌汤圆,大伙都吃得很虔诚,边吃边祈祷新的一年也要平平安安、团团圆圆。
  说来也有趣,这些年大伙都说不能搞封建迷信,但他们年年除夕都要留剩饭坚信年年有余,对初一吃汤圆一年圆圆满满更是深信不疑。
  最搞笑的是,每年都有人来“送”财神挂历,可不便宜呢,一张一毛钱。结果呢,厚厚的一叠,村头走到村尾,少一半。
  说来也是,谁能忍心把财神爷拒之门外呢?
  今年的风气更加开放,吃过饭,不少人邀约着去五里外的菩萨洞烧香。
  夫妻俩没去,在家看闲书。
  这闲书是从港城那边传过来的,明面上不许,私底下传的人可多了。不过在学校看这种书,心里还是很有包袱的,不敢看,毕竟周围都是认真看专业书的,这闲书就只有过年在家闲着时翻看。
  下午,烧香的人回村了,村子里又热闹起来。
  夫妻俩也出去转了转,林若云跟婶子们唠嗑,陈爱学扎进男人堆里耍了几把牌,跟大伙亲近亲近。
  到了晚上,收音机终于开始播国外的新闻了。
  写报道的人文笔可真是好,听众们都没去过米国,但通过他绝妙的文字想象出了当时的场景,彷佛到现场亲眼见证了那传奇一刻。
  当然,播音员的水准也很高,声音铿锵有力,语调激昂顿挫,把现场那股子热烈的情绪传递得十分到位。
  家里没有通电,收音机得省着用,见后面放的是其它新闻,两人便关了睡觉。
  第二天是忙碌的。
  这天是回娘家的日子,两个嫂子都走了,只留下林若云帮着吴氏招待陈抗美。
  自从上学去了,姑嫂俩就很少见面,难免有些生疏,但两人都是学生,还是有不少共同话题的,聊着聊着又熟络起来。
  陈抗美在市里头读书,也很久没见到兄嫂和子侄们了,便留宿一晚,兄弟姊妹几个说些家常。
  有客在自然是要陪着,等第二天送走了客人,林若云才打开收音机补听前面的消息,嚯,不过才两天居然发生了这么多事。
  领导离开米国首都,坐着飞机去了另外一个大城市!据说那是米国赫赫有名的工业大城市,那里到处是工厂。
  令人震惊的不是遍地的工厂,而是他们的生产效率。在那,就算是一个小工厂,一小时都能生产出五十辆汽车!
  别看五十不多,但那是一小时的产出啊!听说外国人不上夜班,那就按照一天八小时生产来计算,这家小工厂一天能生产四百多辆车,一个月就能生产一万多辆!
  但我国呢?一年的总产量是一万三!只是人家的几百分之一,这个差距大得惊人。
  林若云脑子忽然冒出一个疑问:就算我国有这个生产速度,生产这么多能卖得掉吗?国内有这么大的市场需求吗?等等,按照这个速度生产,我国的钢铁供应得上吗?钢铁供不上,哪来的产能。好乱,梳理不清啊。
  她抓了抓头发,一边听新闻,一边在本子上写下自己的疑惑,打算等回校了跟老师们请教。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