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穿越重生>恃宦而骄> 恃宦而骄 第79节

恃宦而骄 第79节

  与此同时,谢病春的目光恰好和他撞在一起。
  只见,谢病春微微一笑,气定神闲。
  这张铺了四个月的大网在此刻终于被缓缓收紧,露出庞大的一角。
  “赦免明德九年后,二十年来所有因谏言而牵连的读书人。”
  第42章
  一场大集议直到午时末才匆匆结束。
  从西北鞑靼,到东南倭寇,再到空了一半的浙北一代官员的安排,最后才轮到九月的秋闱。
  人人都痛恨司礼监,可又人人恨不得依附司礼监。
  别看世人如今对谢病春口诛笔伐,恨不得吐一口口水,可若真的让他们有机会接触到这位高高在上的掌印大人,更多的是虚与委蛇,阿谀奉承。
  前任司礼监掌印黄兴在任时,更有甚者,朝堂一品大员当众认他为亲爹,手下徒子徒孙各个都有官员伺俸。
  但谢病春与此前所有掌印不同,他只是牢牢占据着司礼监。
  既不想高祖身边的那位大掌印,一心为国,勤勤恳恳,至今谈起都令人称赞,但也没有像黄兴那般大肆敛财,广交大臣。
  他更多的时候只是沉默地站着,喜怒不定,阴晴难测,就像今日朝议,他提出大赦后,对其余事情并不太关心,反而是封斋和内阁两排争得面红耳赤。
  谢延自争吵不休中抬头看向谢病春。
  “不要吵了,人选的折子都各自递上来。”谢延颇有威严地拍案定板。
  “今日廊下有午膳,诸位大人不妨用过再行离去。”
  绥阳见大门打开,恭声说道。
  一侧的小黄门连忙迎着诸位大人去了隔壁抱厦用膳。
  “掌印留步。”
  小皇帝坐在宽大的龙椅上,还未脱去稚气地眉目沉静稳重,盯着离去的众人,突然出声说道。
  这是谢延第一次在集议后留人,连着谢病春都颇为吃惊。
  他这一出声,连着郑樊都停了脚步。
  “送诸位去抱厦用膳。”
  谢延冷静吩咐着,绥阳很快便亲自出马,扶着郑樊去往隔壁。
  “郑老这边请,今日御膳房特意备了阁老最爱吃的芋泥烧鸡,甜糯得很。”
  “多谢绥公公体恤,老朽一介残骨那劳公公费心。”
  绥阳恭敬说着:“奴婢瞧着郑相的身子骨还硬朗得很。”
  一行人有说有笑地离开了。
  他们心知是小皇帝有话和掌印私下说,可偏偏只能看着谢病春敛眉拱手站在堂下,哪怕心里抓耳挠腮,不得不满腹心事地离开。
  “万岁。”掌印行礼。
  谢延动了动身子,自龙椅上跳了下来,慢吞吞走到案桌前:“掌印为何对两地军务和浙北一代官员的填补并不发表意见。”
  他站在高高的台阶上,堪堪与书案持平,但少年帝王早已不知不觉中初露锋芒。
  “内臣并无意见。”
  谢病春冷静答道。
  “可封斋都有意见。”
  他咄咄逼人地问道。
  谢病春抬眸,沉吟片刻后反问道:“万岁想要内臣有意见?”
  谢延下了台阶,走到谢病春面前,两人隔着不远不近的位置,这是一个能在戒备和信任中徘徊的距离。
  “是人便会有意见,且娘娘说你目前可信,我自然是信你的。”年幼的万岁先一步开口说道,随后又特地强调着,“我是信娘娘的。”
  谢病春眼波微动,眼下那点红色泪痣顿时生动起来,鼻息处淡薄的阴影被一扫而空,闻言轻笑一声:“若是内臣有意见,万岁便听。”
  “可也可以考虑进去。”谢延背着手,在高阶上来回走动着,庞杂繁琐地龙袍套在身上,一副自持稳重地小大人模样。
  “若是我们的意见,万岁都不喜欢,那又如何?”
  谢病春此刻并不想一个司礼监的掌印,冰白的面容被笼罩在微亮的日光下,长长的影子被斜长地拖开,直到落到谢延的身侧,沉默安稳。
  谢延不知为何突然生出一种面对老师的感觉,不由站在原处,认真皱眉思考。
  若是都不满意怎么办?
  那就换人。
  可,这些大臣他还认不全。
  谢延第一次萌生出一种不受控制的不安感,那层朦朦胧胧的薄纱被谢病春突然撕开,露出一个庞大狰狞的体型。
  他在这一瞬间,明白自己正在驾驭一个庞大大物。
  谢病春沉默地看着他,似乎在出神,又似乎只是随意地落在这一处,漆黑的眸眼晕着光,锐利向上的锋芒被悉数笼罩,令人看不清神色。
  “所以要如何?”谢延一本正经地问着。
  谢病春垂眸偏首,所有的光便都落在他的侧脸上,声音平淡冰冷,就连夏末正午烈阳都驱散不得。
  “秋闱在即,万岁何必急于一时,天子门生才是百姓之福。”
  谢延陷入沉思。
  谢病春沉默地站着。
  一时间殿内寂静无声。
  “万岁,娘娘送的午膳到了。”门口,小黄门殷切地说着。
  谢延倏地回神,目光凝重地看着站着的人,随后一本正经地说道:“掌印以后也要多多提出意见。”
  谢病春淡淡地应了一声。
  “掌印和娘娘吵架了?”临出门前,谢延忍不住问出口。
  他并未露出太大的情绪,就像是随便的一声询问。
  谢病春嘴角微微勾起,露出一丝冷笑,随后一字一字地说道:“并、无。”
  ————
  谢病春出了乾清殿,还未走远就听到背后传来一声熟悉的声音。
  “掌印请留步。”
  背后假山处走出一人,正是明笙。
  明笙大概是一直在等人,额间已经冒出细汗,本就书生气的面容并未因为年长而消退,反而越发斯文沉稳。
  他是大周所有梦想要出仕的读书人标杆。
  位居内阁,紫袍加身,门生遍布。
  人人都猜测郑樊致仕后,他就是下一任阁辅。
  谢病春见了人,并未说话,只是抬眸扫了他一眼,神色冷淡。
  明笙嘴角笑意僵硬,随后不得不继续开口:“几日前,内人入宫时误入你和太后的事情,实属误会。”
  谢病春眉间未动,却又莫名觉得讥讽。
  “我那女儿自小在府邸便骄纵惯了。”明笙无奈说着,“还请掌印不要同她计较。”
  谢病春转着手中的银戒,慢条斯理说道:“自然不会。”
  “掌印大人有大量。”明笙笑说着,话锋一转,自然说道,“既然已经误会解开,我府中之人也该让我领回去才是。”
  “误抓的丫鬟今日早上已经让锦衣卫送回去了。”谢病春淡淡说着。
  明笙眉心一簇,继而犹豫说道:“我还有一个妾侍。”
  “她乃太后生母,性格胆小柔弱,还请掌印手下留情。”
  谢病春身量极高,身形消瘦,一旦居高临下,半阖着眼看人时,便总是带着沁冷的逼人审视。
  “钱沁。”他轻声念了一声。
  明笙脸上的笑意顿时敛下,单薄狭长的凤眼微微眯起:“掌印虽是内臣,但依旧男女有别,她是我明家妾侍,还请掌印自重。”
  谢病春呲笑一声,抬眸,露出锐利冷淡的眉眼,可细看去却又满是讥讽:“所求于己,自重而立,明相不反省自身,有违诸多读书人的推崇。”
  “掌印何必倒打一耙,因为娘娘思生母心切,我才让内人带着钱氏入宫,结果误被掌印当做丫鬟掳走,掌印不立刻犯人也罢,反而说些似而非似,有辱女子名声的话,未免太过分。”
  明笙嘴角紧抿,不悦说道。
  “钱森与你有一书之恩,当年松江府华亭县大水,你母亲染病去世,你年仅七岁,有幸被当时还是嘉兴府钱家收养,留在内院读书。”
  谢病春缓缓说着,就像戏台上念着念白的幕后人,配的的是树枝摇曳的声音,说的是平静无波动的故事。
  明笙脸色微变,他一旦不笑时,整个人便显得有些孤高尖耸,格外不好相处。
  “同年十二月,钱家最小的那位小娘子因自小体弱多病,随祖母在山上修养,钱家无论男女,三岁便要启蒙,这位小姑娘体弱,祖母体恤,拖到五岁才回家读书,此番回家一为过年,二为入学。”
  “这些事情我并不感兴趣。”明笙厉声打断他的话,“哪怕掌印如今谁也不放在眼里,但肆意扣留明家妾侍,传出去不怕天下人指责吗。”
  “你强求恩师女儿为妾,尚不怕天下人指责。”
  谢病春伸手,缓缓弹去明笙肩头的一片叶子,扬眉,轻笑一声,“我,又怕什么。”
  明笙咬牙反驳着:“掌印何必拿这些道听途说的话来激我,我幼年家贫,父母早逝,全靠族学扶持,我没去过嘉兴,也不认识什么钱森。”
  谢病春闻言,笑着点了点头。
  “自然,钱森拒绝你求娶钱沁的要求,你明笙自诩少年天才,过目不忘,十二岁便是浙江解元,自然是咽不下这口气的。”
  嶙峋复杂的假山阴影落在两人身上,好似一座大山压着他们,空气沉闷而窒息。
  紧接着又听谢病春话锋一转,一向冰冷的声音带着一丝难以琢磨的笑意:“你以为他势利,嫌你穷困潦倒,却不知他看不上的一直都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