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穿越重生>花团锦簇> 花团锦簇 第55节

花团锦簇 第55节

  “行,我知道了,跟你们二小姐说,我过两天给她带书来。”说完就翻身上马离开了。
  谷子在原地对着萧沐仁的背影看了一会儿,感叹,“真帅真好看啊,要是以后姑爷也这么帅就好了。”关键是,听我们小姐的话呀!不如,让二小姐努力一下,嫁给萧公子?
  作者有话要说:  最近评论好少哦,是以为小木人没上线吗?
  ☆、第八十七章
  第八十七章
  陶陶手里攥着一贴请帖给呦呦看, “没想到, 到了京城之后不止是管家这些事,还有人情往来更多了, 我还以为正月间拜拜年就没事了,这,又开始宴请了?”
  呦呦看了一眼也是挺无奈的, 赴宴这件事, 应该挺郑重的,穿什么衣服带什么礼物,这些都很有讲究, 可是自己家到京城也不过才两个月,完全算得上初来乍到,对这些官员也好皇亲也好,根本就不熟悉不知道, 就连对方家里有几房人口彼此关系如何都不清楚,万不可轻易上门。
  而且,“要是赴宴, 娘得去吧?这么大的肚子了,一坐一天, 得多累啊?”呦呦发愁,两个姑娘对坐着, 竟然没有一点主意。
  皇宫里,皇后用过早膳带着自己的心腹大宫女去了寿安宫。
  太皇太后正靠在大迎枕上闭目养神,一个宫女坐在旁边轻声读一本游记, 听说皇后来了,就睁开眼直起身子,宫女合上书退到一边去了。
  太皇太后对皇后招手,让她坐到身边来,“不是说了不用来请安了吗?天冷地滑的,你月份还轻,可要好好保养。”
  皇后在除夕的晚上诊出了两个月的喜脉,喜得皇上和太皇太后都多喝了几杯酒,皇上最近夜夜宿在皇后宫里,太皇太后也免了她的请安。
  “没事,正好看看雪景,老在宫里待着都闷了。后宫里的事有德妃打理,也不用我操心。”皇后在太皇太后身边坐下,接过宫女的书,要继续给太皇太后读书。
  “看书费眼睛,你就不要操心了。”太皇太后拦住了她,然后问:“听说昨天国公夫人进宫了?”
  太皇太后话里的国公夫人是皇后的母亲诚国公夫人。
  皇后点头,“母亲进宫来问我,初十那天家里要请宴,要不要给姨母一家下帖子。”皇后说到这里停下来看了一眼太皇太后,太皇太后眯着眼微微颔首,示意她继续说。
  “儿臣觉着,以后姨母一家是要在京城里常住的,来往交际应酬肯定少不了,就同意了。”皇后说完,又不好意思地笑笑,“还有一个原因,儿臣觉得姨母才来京城,对各家的关系恐怕都不熟悉,少不了要人点拨,就想着母亲也算是个稳妥人,让她帮着姨母认识认识,好过两眼一抹黑。”
  太皇太后点头,“是这个理。你能这么想,哀家就放心了。”太皇太后拍拍皇后的手,“年前那件事,哀家还一直怕你心里有芥蒂,其实你该明白,哀家只是想要补偿而已。”
  “儿臣明白的,皇祖母。”皇后笑得得体大方,至于心里怎么想的,就不知道了,不过还是赶紧让母亲给说个好亲事,免得太皇太后整天惦记着。
  “既然要有交际了,总得派个人指点一番才是,我看就让黄姑姑跑一趟吧。”太皇太后说,“正好我这儿暖房里的玉儿开花了,让人送一盆去,你宫里我就不送了,你花粉过敏呢。”
  所以午饭过后,不等陶陶和呦呦商量出个结果,黄姑姑就上门来了。呦呦一听说黄姑姑来了,生出一个主意来,“姐,不如一会儿我们请黄姑姑指点一番,黄姑姑在太皇太后身边知道的恐怕比管家娘子还要多。”
  陶陶犹豫了一瞬,“行吗?黄姑姑怕是未必肯,人家忙着呢。”
  “又不用她说很多,就随意指点一番就行了。要是没时间也没关系,咱们总得试试吧?”呦呦劝解到,陶陶想了想,就答应了。
  不过等黄姑姑来了之后,不等呦呦和陶陶开口,直接就将来意说明了,“太皇太后和皇后怕县主和两位小姐对京城的关系不明了,就让我过来解释一番。”
  呦呦陶陶对视了一眼,同时屈膝想黄姑姑行礼,“请姑姑指教!”
  黄姑姑赶忙同她们还礼,“不敢说指教,是分内事。”说完跟着陶陶和呦呦去到内书房,给她们仔细讲解。
  黄姑姑在书房里坐下来,首先从袖子里掏出一沓纸来,“第一张纸上是京城里的王公贵族皇亲国戚,第二张上面是四品以上的武京官,第三张上是文官。”
  黄姑姑说,因为京城里大家互相联姻,很多时候关系是错综复杂的,比如安定侯夫人,就是翰林院侍读学士韩大人的嫡女,而韩大人的夫人是骁骑营副参领的妹妹。所以在记这些的时候不能单独记,要对比着记。
  “咱们将军府,将军是二品武官,夫人是县主,以后大公子二公子走仕途是文官,所以这三方以后都会交际来往。”黄姑姑说的累了,就端起茶来喝一口。
  陶陶坐在一旁认真地听用心地记,呦呦就在一旁奋笔疾书,这是姐妹两个商量好的,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书面笔记加大脑记忆双重结合,应该不会有什么遗漏了。
  黄姑姑说了很多,而且尽量详尽地给她们解释了京城里的关系,以及去什么人家里穿什么戴什么。然而时间过得很快,马上就到了宫门落钥的时候,黄姑姑只能离开,“太皇太后说了,第一家先去皇后的母家诚国公府赴宴,诚国公夫人不是皇后的生母,皇后的生母在十多年前就病逝了,现在的国公夫人是皇后的表姨,两人关系很好,国公夫人也是很和善的一个人,到时候会照顾县主的。”
  陶陶和呦呦点头,表示记下来了,然后带着黄姑姑去与睡醒了的谭丽娘辞行。黄姑姑同谭丽娘说话的时候,陶陶和呦呦出去准备给黄姑姑的谢礼和呦呦做的给太皇太后的香囊。
  等到她们姐妹二人离开黄姑姑才把太皇太后的话转达给谭丽娘,“太皇太后说,陶陶小姐的婚事,要有个定论了,或者相看人定亲,或者留在家做居士,皇后心里到底有了芥蒂。”
  谭丽娘点头,表示自己记住了,然后又禁不住苦笑,“陶陶过完年都十七了,一般和她适龄的男孩子都有了婚配,若是续弦……”说到此处谭丽娘摇头,“我宁愿她在家做居士,要不,就招赘!”最后一句话说的十分果决。
  黄姑姑知道确实有点难,好在刚才看着陶陶似乎心中还算平静。
  “我会跟太皇太后说的,你们也不要太着急,女孩子一辈子的事,千万要慎重,不然太皇太后也会不高兴的。”黄姑姑说完这件事,又叮嘱谭丽娘要好好保重身体,这才告辞离开。
  呦呦和陶陶将准备好的谢礼装上车,目送黄姑姑上了马车离开。
  姐妹俩转身刚要进大门,就看到不远处一棵老槐树下有个鬼鬼祟祟的人影,那个人察觉到呦呦发现了他,立刻小跑着溜走了。
  呦呦皱了皱眉,没有多说什么,和陶陶一起往回走,等走到前厅的时候借口想要问花易岩些事,让陶陶先回内院。陶陶不疑有他,告诉呦呦不要一直缠着爹,早点问完早点回去,这才离开。
  呦呦没有立刻去找花易岩,而是先找来外院的管家,告诉他让门房看紧门户,“若是有人窥视窥探,捉住了直接送官,不管对方说他是谁!”
  管家知道呦呦虽然人小,可是说的话十分有分量,因此并不敢怠慢,十分严肃认真地记下来,下去吩咐了。等到管家离开,呦呦这才去了外院的书房找花易岩。
  花易岩正坐在窗前看书,呦呦惊奇,她一直以为花易岩不认字的!花易岩注意到她走进来,把书倒扣在桌上,就对她招手,“过来。”等呦呦走近,“黄姑姑走了?”
  呦呦点头,看了一眼被倒扣在桌面上的书,《兵纪》。呦呦没看过,兵书这种他只看过《孙子兵法》,不过倒是听说过《兵纪》这本书。
  “好看吗?”呦呦在花易岩对面坐下来,问。
  花易岩笑起来,“肯定没有你那些话本子好看,不过很实用,练兵很有用。”然后叹一口气,“我都三年没接触过这些了,也不知道还行不行。”
  呦呦看花易岩有些消极,就给他打气,“有什么不行的,爹可是上过战场的!用来训练这些御林军都大材小用了!”反正不管行不行,皇上已经决定了,不行也得行了!
  “战场上的兵丁和御林军可不一样!”
  呦呦眨眨眼,歪着脑袋看花易岩,等他往下讲。
  “战场上的兵丁多数都是像爹一样从平民中征选的,而御林军里很多都是恩荫的官员子弟。”花易岩给呦呦解释,“这样的人要么是纨绔子弟要么只是将御林军做个踏板日后好外放,没有几个真心训练的。”
  呦呦明白了,这御林军说好听叫拱卫皇城,其实就是给世家子弟们的闲职,然后白养着他们。这和大清晚期的八旗子弟差不多啊,长期这么下去,岂不又是一个大清?
  花易岩见呦呦明白了,就接着往下说,“皇上看得明白,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才让我回来的。可是……”
  “可是爹爹又不知道战场训兵那套对他们好用不好用,怕训过了头?”呦呦替他说下去。
  花易岩点头,“呦呦有什么好办法吗?”花易岩并不是随口问的,他知道呦呦虽然是女孩子,但其实是个很有主见很有思想的女孩子,而且经常会有些与众不同的想法,听起来有些不太靠谱,但是挺实用。比如她以前就常常作为怀瑾的军师帮他对付那些学院里因他年纪小而欺负他的人。
  呦呦摇摇头,她是有些小聪明,对付小孩子还行,治军练兵这种事可不敢乱说。不过,训兵嘛,“武力解决,奖惩并行,做的不好就罚,做的好就奖,关键是,您是皇上亲点的人,不用怕得罪谁。”
  呦呦说出了自己的看法,“自古臣子如果不是违反法纪,倒霉就倒霉在过早站队,现在皇后生的大皇子和二皇子还未成年,丽妃生的三皇子五皇子一个才会走,另外一个还在襁褓,皇后现在又有了身孕,将来的事谁也说不准。爹您只要一心忠于皇上,想来将来应该不会错。”
  花易岩点头,呦呦的确聪慧,进京连个月,看得很是明白。不过,“这些话,只能同爹说,不可再对别人说!记住了吗?”花易岩神情严肃。
  呦呦吐吐舌头又点点头,“知道了,爹。人家这不就是跟你说么,连哥哥我都没说过呢。”
  花易岩点头,然后又叹气,“说起你哥哥来,最近有不少人家跟我打听,想要结亲的样子。”
  “啊?”呦呦这次瞪大了眼睛,“那您答应了吗?娘知道不?”然后又喃喃道:“哥哥才十五啊,就要说亲了?”这,这不是鼓励小孩子早恋嘛!
  “我这不是和你娘还在看嘛,听说你们过些天要去赴宴了,你娘不可能回回跟着去,累人,”花易岩心疼谭丽娘,只让她挑几家重要的去,呦呦觉得有道理,也点头,然后听花易岩继续说:“你哥做为家里的长子,媳妇可要好好挑一挑。”
  “我明白,我去赴宴的主要任务,就是好好观察一下这些适龄女子的品行,给哥哥挑个好媳妇!”呦呦拍拍胸脯,“爹放心,我会和姐姐好好观察的!”
  花易岩点头,“这是其中一件,还有另外一件事。”
  呦呦好奇,“还有?”
  花易岩点头,斟酌一下说:“你哥哥的这件事并不着急,毕竟他才十五,完全可以推脱说要科举考试先立业再成家,倒是你姐姐,年纪不小了,之前皇上又暗示了我一次。”
  呦呦恍然大悟,然后立刻摇头,“不行,不行!姐姐绝对不能进宫!”以陶陶的性子,进了宫就是一个死,不是被人玩死也是自己抑郁而死,当然不可以进宫。
  “小点声!”花易岩瞪了呦呦一眼,“我当然知道你姐姐不能进宫,太皇太后之前的默许不过是出于对你娘的补偿罢了。所以你们这次出去赴宴,要好好看看,给你姐选个好婆家。”
  呦呦点头,表示记下来了,然后好奇,“您怎么跟我说这些啊?不怕我年纪小不懂?或者口风不紧漏出去?”
  “因为我知道,咱们呦呦是个关爱家人体贴姐妹兄弟的好孩子啊。”花易岩笑起来,然后微微惆怅,“过完年你都十二岁了,再两年也要定亲嫁人了,爹是真舍不得你们啊。”
  “不是说让我招赘?”呦呦才不害羞,反而笑嘻嘻地反问。
  “净瞎说,入赘的男子,能有几个好的?”
  呦呦没反驳但是也没说赞同,“爹你放心,我会仔细观察然后把信息报给您和我娘。对了,”说到谭丽娘,呦呦想起一件事,“娘最近好像越来越嗜睡,吃的不少,可是人却瘦了。”
  花易岩也皱眉,“我也发现了,你娘说是怀孕的反应。怎么?你觉得不是?”
  “我也不知道,不过娘现在特殊时期,还是找大夫看看吧。”呦呦觉得这种症状她好像有点熟悉,可是一时又想不起来。
  “行,我明天早起就去请太医,你快回内院吧,一会儿你姐姐要找你来了。”
  呦呦点头,又问了花易岩晚饭有没有什么想吃的,好让厨房准备,这才离去了。
  呦呦一边走,一边在心里嘀咕:嗜睡、多食、多饮、体重下降,这症状真的很熟悉啊,怎么就想不不起来呢?
  作者有话要说:  既然有社交就难免会遇到公主和驸马,所以……
  ☆、第八十八章
  第八十八章
  第二天一早, 花易岩就请到了太医, 一通望闻问切并查看饮食后,太医给了一个诊断:消渴症。然后大笔一挥开始唰唰地开方子。
  花易岩将方子交给陶陶, 让她派人去抓药回来,然后亲自送太医离开。呦呦就坐在一旁思考,消渴症是什么病?这名字这么熟悉啊?
  光坐着是不可能得出答案的, 呦呦让四喜去自己的书房找一本名为《鸿民医典》的书。这本书上记录了不少人们常见的病症, 以及对应的药方,还有各种草药的作用与用途,类似于现代的《大众医学》类书籍, 很是实用。
  四喜很快就回来,捧着一摞四五本的装订书放在呦呦的面前,呦呦循着记忆在第三本的中间部分找到了关于消渴症的论述,“此肥美之所发也, 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 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得食则渴减,饥则渴尤甚”, 还说消渴症是“富贵人病之而贫贱者少有也”。
  呦呦一头黑线,这消渴症就是古代糖尿病嘛!谭丽娘才过了几年好日子啊,哪里算得上“富贵人”?明明就是妊娠期高血糖。吓死人了。
  于是呦呦给谭丽娘制定了一套治疗方法:除了太医的药方外, 还要少食多餐尽量减少一些鱼肉补品,然后就是多运动,“也不用多,就走步就好了,您看,书上说了‘先行一百二十步,多者千步,然后食’,您肚子大,不用一直走,一个时辰起来走上几百步就行了。”
  谭丽娘其实有些不愿意,自从怀了孕,她整个人都变得十分慵懒,睡得时候也多,现在一下子这样要求,难免有些心烦,不过呦呦说了,着不是她一个人的事,是全家人的事。
  “您的身体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肚子里的孩子,还有我们现在一大家子。”呦呦用手在空中划拉一下子,将坐在床边的花易岩、站在地上的四个孩子都包括进去。
  谭丽娘看看握着她手的花易岩,还有认真点头十分严肃的四个孩子,想到陶陶还没有婆家怀宇还没有说亲,呦呦和怀瑾更是小,还有肚子里这个没出生的,终于点头,“好,我按照你们说的做。”
  呦呦松了一口气,她就怕谭丽娘仗着怀孕有身子任性不同意,现在好了,“也不用一开始就走千步,先循序渐进来,饭前五十饭后百步,饮食上再注意一下,配合太医的药方,娘一定会很快就好的!”
  谭丽娘点头,然后忍不住自嘲道:“人可真是贱,以前家里困难生活不好的时候连个风寒咳嗽都没有,这才好了几年,连消渴症这种富贵病都出来了?”
  花易岩和陶陶怀宇怀瑾赶忙安慰她,让她放宽心好好养病。呦呦倒是知道,不过就是妊娠期高血糖而已,应该分娩后就会好的。
  确诊了谭丽娘的病症并制定除了调理方法,呦呦和陶陶开始准备去赴宴的事情。关于谭丽娘现在的身体状况能不能去赴宴,在询问过太医后一家人商议了一下,皇后的母家诚国公府是一定要去的,另外两家到时候再看。
  如此,母女三人开始商量赴宴的事情。根据黄姑姑的指导,去赴宴的时候要根据对方来选择要穿的衣服佩戴的首饰和携带的礼物。
  皇后的母家身份算得上公卿中头一份了,因此谭丽娘虽然不用穿大礼服,但也要非常郑重,但同时又不能喧宾夺主。
  母女三人对着衣裳柜子选了很久,最后终于选定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