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穿越重生>平凡的间谍> 298闻名难见面

298闻名难见面

  小强头脑里产生的念头建立在这样一个基础上:8月3日那天,刘巧玲与应靖波分手后去“九源堂”配了药,又去买了帽子,还在帽子店给丁学贤打了电话,然后回家。
  而那个被怀疑是投毒凶手的神秘女人正好在刘巧玲出门去会丁学贤的短短十分钟时间内进入应家投毒。凶手要确保避开刘巧玲并顺利投毒,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她能够肯定刘巧玲在这段时间内必须出门;二是她必须事先等候在应家附近,看见刘巧玲出门后才能迅速进入应家。
  第一个条件,凶手(或者凶手的幕后指使者)可能是对刘巧玲和应靖波实施了跟踪,后来刘巧玲、应靖波分手后就跟踪刘巧玲,在帽子店里把她跟丁学贤通电话的内容都听得清清楚楚,这样,才能确保应家不会有大人在。
  第二个条件比较简单,凶手完全可以在应家附近找到一个合适的隐藏之处。这个隐藏处,就是小强头脑里此刻冒出的寻找凶手的途径!
  小强刚说到这里,其他几个侦查员就已经明白她的意思了:如此打扮的一个富家女,要想选择一个既能避开刘巧玲的视线又能看见刘巧玲出门的地方,不可能躲在附近某户居民家里。
  现在的老百姓警惕性都很高,她贸然登门提出要坐一会儿而且躲在窗前一双眼睛始终盯着外面看,这副样子还不被人家当成女特务?所以,她完全有可能躲在应家胡同口马路上的某一处合适的公共场所。
  这样装束打扮的一个妖娆女人,只要在公共场所待的时间稍稍长一点儿,肯定会引人注目,注目的后果就是会留下记忆。因此,只要发现那个公共场所,再向人调查一番,就可能发现这个神秘女人的蛛丝马迹。
  组长汪风帆于是下令:全体出动,去太平路赢德坊!专案组一行人赶到应家所在的太平路,以那个女人的眼光选择符合隐藏条件的场所,结果一下子就选中了胡同口西侧十几米处的那家“孟春茶馆”。这是一幢二层建筑物,二楼伸出底层大约两米,高踞于人行道上方。
  如果在二楼伸出位置靠东侧的那副座头上,就可以把赢德坊路口看得一清二楚。刘巧玲只要出来,就逃不过上面的那双眼睛。
  侦查员很想立刻就向茶馆方面了解情况,但此刻已是夕阳西下时分,茶馆早已关门打烊。汪风帆说那就明天早上过来吧,人不必多,我一个,主意是小强出的,小强跟我去。
  次日上午七点,汪风帆和小强去了“孟春茶馆”。这家茶馆的金老板是个老实的生意人,胆子有点儿小,一听来人是公安局的,脸色就有点儿紧张。侦查员让他不必紧张,说我们要办的事情跟你没有关系,跟你的茶馆也没有牵连,遂把要查8月3日下午大约三点钟前是否有一个如此打扮的女人前来喝茶的情况说了一遍。
  金老板听了,马上说:“有!有!有!”旧时的茶馆,通常都是男性涉足之地,很少有女人光顾。
  哪天难得来一位女性的话,肯定会给老板、跑堂以及其他顾客留下深刻印象。如果这位女性打扮得非常时髦而且长得还有几分姿色的话,那这种印象会在人们的脑海里保存一段时间。
  8月3日下午光顾“孟春茶馆”的那个女茶客,就是这种情况。这个女茶客给金老板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还不仅于此。像“孟春茶馆”这种有点儿规模的茶馆,通常老板自己是不会出来应酬客人的,除非有人闹事了才出面。
  这天却是一个例外。那个女茶客上楼后,跑堂小邓就把她往朝西窗口的座头上引领,因为冬天下午的太阳转向西侧方向了,朝西的座头可以晒到阳光。可是,这个女茶客却一口谢绝,自顾往临街的东侧窗口那副没有阳光的座头上去了。
  坐下之后,要了一碟瓜子、一碟花生和一壶毛尖茶。小邓对于她选择座头之举觉得奇怪,担心会有什么事儿弄出来,于是赶紧向老板禀报。金老板听了也觉得有些反常,便出去看了一下,对这个穿着富贵时髦的服装来茶馆喝茶的女士感到意外,暗忖别是来跳楼自杀的吧?
  越想越不放心,就关照小邓,让他通知其他跑堂,大家都盯着这个女人,如果发现她想开窗什么的,立刻上前阻止!
  之后,金老板就一直心神不宁。本来是坐在自己的小房间里喝茶的,想想坐不住,索性捧着茶壶出来,亲自坐在离那个女茶客不远的那副座头上监视着。因为不敢离开,所以其实也没敢喝茶——免得上厕所。
  巧的是,后来那个女茶客离开时,金老板发现她点的那壶毛尖竟然一口也没喝。汪风帆问:“那么,这个女人坐在那里,有些什么举动呢?”
  金老板说“有什么举动?她始终朝外面看着,看的方向就是朝东嘛!”朝东,那就是应家所在的赢德坊路口了。
  于是再问:“包括你在内的茶馆人员以及茶客中有认识那个女人的吗?”
  金老板说:“茶馆人员中肯定没人见过她,茶客,比较难说,要么问问看。”
  怎么问呢?金老板自有主张。因为到他茶馆里来喝茶的一批老茶客都是赊账的,即平时来喝茶都先由茶馆统一记账,到月末那天一并支付就是。
  所以,茶馆只要查一查8月3日下午来喝茶的有哪些茶客就是了,他们肯定还记得那个引人注目的时髦女人。
  侦查员于是按照金老板提供的名单问了大约二十多名茶客,有一个五十来岁的老头儿说他解放前好像见到过那个女人。这当儿,“好像见到过”总比“没有见到过”要好些,于是就继续追问。
  那老头儿带着一点儿不好意思的神情说,解放前他有时会去妓院转转,好像曾在“雅秋馆”见到过这个女人。这是调查所获得的唯一线索,专案组决定往下追查。青岛的妓院早已被取缔,不过还有办法调查“雅秋馆”是否有过这个妓女。
  因为取缔妓院时,所有妓院的人员资料如各人的基本情况登记、照片什么的,都是统一造册交到民政局去的。侦查员到民政局查到了“雅秋馆”的这本册子,先请那个老头儿辨认,老头儿却说册子里没有那个女人。
  那是怎么回事呢?老头儿说他是解放前两年即1947年见到那个妓女的,你拿来的这本册子是解放后**取缔妓院时的资料。这两年里,她大概已经离开“雅秋馆”了。
  侦查员觉得有这个可能,那么,这个女人是跳槽到其他妓院了呢还是从良嫁人了?
  这个,还得进行调查。于是,侦查员就去了市局看守所,向三个月前被逮捕的原“雅秋馆”老鸨钟艳兰调查,最后得知那个妓女名叫张少珍,在1948年初夏离开“雅秋馆”,不是跳槽,而是从良嫁人了。
  嫁给谁了?钟艳兰不知道,只听说张少珍是去做小(老婆)的。好不容易获得的一丝线索,眼看又要断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