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综合其它>带着男神穿六零> 带着男神穿六零 第126节

带着男神穿六零 第126节

  “你看,共同构建生命大和谐,还有比我们这个年过得更有意义的吗?”许恒洲断断续续道。
  向辰被他的动作弄得轻抽了口气,心里冷哼一声:“呵,男人。”
  第149章 没志向
  一九七七年春,大河村发生了一件事,震动了整个大河村的知青群体,并以极快的速度往周边扩散,陆续有附近村子甚至其他公社的知青前来询问情况。
  原因是一名姓冯的男知青,突然跟陈有山申请办理病退,想要回到自己原籍“休养”。
  冯知青向辰有一点儿印象,他是在向辰他们那一批之后过来的,也在村里待了许多年了,同样是村里坚持单身的知青之一,听说他在自己家乡,有个青梅竹马的心上人。
  冯知青性格比较沉默,但很踏实,脚踏实地的那种,身体也很不错,在男知青里都是有数的能干。这样一个人,前几天还在挥着锄头干活,突然申请病退,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这时候知青想要回城,第一困难的不是村里不放人,而是原籍不接收,但是如果家里边打点好了,那就容易多了。
  当然,村里干部的态度也是一个问题,有的地方会特意卡这种名额,就算家里使足了力气,村里不肯开证明放人,一样不能回城。
  好在陈有山是个不错的人,他对于村里的知青,只要勤劳肯干品德好,一向没什么偏见,像是许恒洲这样的人,更是敬佩有加。只要不违反政策,他不介意给人行个方便。
  所以这回这个冯知青来找他,他问明缘由之后,又看过他家里寄来的那边的相关文书,很干脆的给开了证明,放冯知青归家。
  冯知青拿到陈有山开的证明,当即失态落泪,八尺男儿拿着几张薄薄的纸痛哭出声,对着陈有山深深鞠了一躬。
  冯知青成了大河村,甚至是附近村寨公社里第一个返城知青。他当天就简单收拾了行李,第二天一早,在全村知青,大部分村民的目送中,踏上回家的归途。
  至此,知青里人心浮动,陈有山也数次私底下锁眉叹气,甚至找许恒洲问过主意。
  从冯知青走的时候,他心里就隐隐考虑到这个问题,他担心的不是别的,那些城里来的年轻娃娃,想回家就回吧,拍着良心讲,要是换了他,自家孩子被送到别处吃苦,肯定也是一心想让他们回来的。
  可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啊,这么多年没动静,他们都以为这些城里娃娃要在乡下扎根,不然也不能同意让自家孩子跟知青们结婚。
  现在可好,政策说变就变,能回城了谁还愿意背井离乡的待在乡下种地,可是村里那么多跟知青成了家的年轻人,还有许多,孩子都能上小学了。
  只要想一想,陈有山就觉得头都大了。
  对此许恒洲也给不出什么有效的建议,他心里清楚,这是大势所趋,现在只是一个开始,等七八年某次重要会议之后,知青回城政策会被正式提出,甚至开放回城指标。
  更近一点儿,今年冬天,国家恢复高考,能考出去的知青们更是不会再愿意留在乡下。到时候,村里又是变故丛生。
  说到高考,这也是许恒洲一直到等待的良机,他无所谓,穿越之前他该学的已经学完了,现在并没有想要重新再学一遍的想法。
  他要做的事太多,现在的大学并不像后世那样自由,进入的学校的都是迫切想要学习的,就算没经历过也能猜到,课程密集,逃课不存在,他想做点什么,要不了多久就会被人发现多次缺课。
  现在缺课大概不会像后世那般轻轻放过,后续麻烦事太多,但是他也不能不去参加高考,马上就是风云变幻之际,要是再待在乡下,才真是把自己限制死了。
  与他相反,向辰对马上到来的大学生活非常期待,他穿越前也就是个大二学生,普通一本里的二流专业。
  他填志愿的时候家里就剩他一个人了,没个人管着,霍凯是个学渣,他就估了个分随便报了一个,最后勉强挂上第一志愿的尾巴,调剂到他后来学得那个什么专业。
  天知道,他们学校的王牌专业是个理工科的,所以学校整体算是理工类比较强的学校,偏他被调剂进了图书管理专业,大一的时候上的通识课,大二专业课开始没多久,反正他是不感兴趣,能逃就逃,学渣一个。
  穿越之后,赶鸭子上架给人当老师,后来又跟覃老师学过专业的教育学知识,加上这几年也算干出一点儿成绩,带的学生有不少走出大山,算是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对此,向辰不是不欢喜的,也渐渐爱上老师这个职业,也是现在的教学环境比较好,学生一心求学,家长对老师敬爱有加,没什么后世乱七八糟的纠纷,向辰那份理想主义情怀没收到过什么打击。
  他本身又是那种心思比较单纯,不喜欢复杂环境的性格,学校里待着,跟孩子们相处,让他觉得很舒服。
  所以,向辰很想重新上一回大学,这次他想考师范,真正再学一些知识,毕竟他跟覃老师,也只是每年冬天断断续续学一些,如果能再进修一番,想必更能提高自己。
  当然,作为一个穿越者,不说抓住时机当个时代的弄潮儿,好歹也该大富大贵做出一番事业吧,偏向辰就想当个老师,可以说是十分没有志向了。
  向辰不是没计划过以后,他的性格,说好听了叫安贫乐道,说难听了就叫不思进取,本质上有点理想主义,乍贫乍富都经历过,反而对财富要求没那么多了。
  而且他很有自知之明,他本就不是个经商的料,对这些也不感兴趣,他的打算是,先想办法存一笔钱,趁着房价还便宜的时候多买几套房子存着,以后继续当个包租公。
  是的,就是这么没理想,他穿越前当了个拆三代,感受到当包租公的快乐,这一世主业打算换一换,但副业就不换了,依然当一个快乐的不愁吃喝的包租公就好。
  他的想法跟许恒洲说过,还担心许恒洲会觉得他不思进取嫌弃他,毕竟不管以前还是现在,这人都是那种精英人设,哪怕他没说,向辰也感受到面对即将到来的风云变幻他的蠢蠢欲动。
  结果许恒洲接受良好,他想得很清楚,有他在,家里就不会缺钱,向辰做什么倒无所谓了,只要他开心就好。既然当老师会让他觉得开心,那就去读师范好了,反正教书育人,也算清贵职业。
  至于以后学校环境变复杂什么的,许恒洲也想好了,大不了到时候他开一所学校,再聘向辰过去,保证让他只用操心把孩子们教好,其他的都不用管。
  这些打算许恒洲没跟向辰说,但他明确表达了对向辰的支持,话说得非常漂亮,什么你去做你想做的事业,其他一切有我。
  感动的向辰抛下矜持,主动跟许校长进修了一回,又试了许多以前没学过的新姿势,可把许校长高兴坏了。
  因为对未来有所了解,知道什么对他们是最重要最迫切的,所以向辰和许恒洲做好了一切计划。
  接下来的大半年里,好似每一天都有事发生,村里陆续又走了两个知青,都是没结婚的,他们要想走很简单,跟冯知青一样就可以了。
  也有一个家里打点好了的没走成,是一个跟村里姑娘结婚了的男知青,偷偷联系家里,让帮忙找了一份工作,想调动回城。结果手续卡在陈有山那里,他这个村长还是有很大权利的,说不批就不批,当即叫来那姑娘的家里人,问他们是怎么想的。
  他们怎么想的?被陈有山叫来,他们才知道指天发誓说绝对不走的城里女婿,早就打算抛妻弃子了。
  那姑娘的哥哥抡起钵大的拳头,霹雳乓当就把那想偷溜的家伙一顿胖揍,直接打成了个猪头。
  之后被人绑回去,还被指指点点笑话了许久,他倒是想跑,没有介绍信,住不了招待所坐不了火车,除非能凭两条腿千里迢迢走回家去,这还要保证认识路,并且不会因为车匪路霸死在路上。
  对于这件事,村里村民一致唾骂,都觉得这人忘恩负义,他一个城里来的年轻人,做不惯农活,这些年几个大舅哥可没少帮忙,结果说走就走,连妻子孩子都不打算要了。
  知青里更是分成两派,一派觉得这村里人太可恶,人家好不容易能回家了,他们竟然还拦着,骨肉至亲分开这么多年,难道不值得人同情吗?
  这种论调的主要支持者,不是别人,正是当年粪坑里一架后一战成名的罗伟民罗知青,当初他跟贾文星打了一架,大河村里出了两个名人。
  贾文星依旧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望着袁薇,可罗伟民跟村里一个姑娘结了婚,那家姑娘别的都好,偏偏有遗传病,癫痫,也就是俗话说的羊癫疯,发病的时候比较吓人。
  因为这个,姑娘的婚事成了老大难,家里父母还算疼爱,一直顾惜着。后来罗伟民也是受不了农村的苦日子,想娶个农村姑娘,让她娘家的父母兄长帮忙。
  可惜他名声跟他打的那一架一起臭了,好人家的都看不上他,谁也不想以后提起自家女婿,第一句话就是这就是那个粪坑里跟人打架的吧。
  丢不丢人啊,听起来就臭烘烘的,让人难以接受。
  后来是没办法了,才娶了现在这个老婆,这姑娘虽然有癫痫,但不发病的时候好好的,人性格好,也能干,家里家外都是一把好手。罗伟民算是被老婆养着的,就这样,竟然说出这种话,可见他打的什么心思了。
  第150章 是爱啊
  当然知青里也不都是脑子有坑忘恩负义之辈,另一派以林嘉言等人为首,直接怼了回去:“想回城何必当初图人家的好处骗人姑娘结婚,真要那么有骨气,像冯知青一样,自己养活自己啊!再说了,你们喝爹娘是骨肉至亲,和自己的孩子难道不是吗?为了以后自己过好日子,就可以抛妻弃子?”
  这话不光有大批知青支持,也得到村民们的叫好认同,他们说不出什么大道理,但是也懂做人不能忘恩负义。哪有这样办事的,连妻儿都能说扔就扔的男人,跟畜生有什么分别。
  因为这一回,村里许多知青的小心思都被按捺了下去,哪怕心里蠢蠢欲动打着各种小心思,有了个被打成猪头,现在只能老老实实劳动改造的同胞做先锋,该怎么做心里都清楚了,最起码装也要装出个样子来。
  只有许恒洲和向辰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再过不久,高考恢复,人家要去考试总不能拦着吧。要走的一定会走,总归拦不住的。
  剩下的时间,向辰和许恒洲也没闲着,他们虽然对自己很有自信,但是毕竟这一届高考参加考试人数从原先的老三届到现在的新三届,攒了这十来年,足有五百多万人参加考试。
  而据许恒洲所知,最后录取人数只有不到三十万人,这么小的概率,他们又没有参加过这个时候的高考,万一出个岔子就好笑了。
  所以除了正常的工作,许恒洲和向辰也开始复习。他们这些年,教学生用不到高中的知识,那些书本也很久没碰了。
  这时候的高中生,就算想复习也没有资料,向辰看过梅子和山子他们学校的书,一本叫《农基》,一本叫《工基》,听名字好像很厉害,其实跟高考完全不对路。
  后来在高考前夕,上海出了一本复习资料,叫《数理化自学丛书》,这本书以前出版过,但是在前些年被封禁了,烧的烧毁的毁,剩下的也只能在废品回收站找到。
  高考恢复的消息传出,出版社加班加点重新赶印这本书,可惜因为时间不够,只印了第一册 《代数》,这是当年许多高考生唯一的复习资料,因为买不到,很多人手抄了学习,由此可见他们学习资料的匮乏了。
  向辰和许恒洲反而没这个烦恼,后世的各类资料书简直不要更多,许恒洲的空间里有个图书档,因为是超市里的那种半开放的档口,不像书城那么齐全,但是也够用了。
  从《家常菜的做法》到《生活知识小百科》,从《幼儿拼音》到《毛概精选》,每种都有一些,都是各方面的通用基础书籍,不深入,但需要的都有。
  像向辰他们需要的复习资料,都是市面上最出名最常见的,不多,每科也就十来本,有的资料书完全贴合课本,拿着这种资料连课本都不用,就跟一个解剖版课本一样。
  向辰和许恒洲就拿着这套书,从头到尾把初高中的知识又撸了一遍。
  当然,他们也没忘了其他人,在此之前,许恒洲就找过蒋淼和林嘉言,暗示他们,国家可能要恢复高考。
  从去年起,有点见识的都看出来要变天了,只是不知道具体怎么个变法。他敢流露出这个意思,肯定是有自己消息渠道。
  林嘉言和蒋淼都不是没眼色的人,没去追问他消息怎么来的,可靠不可靠。得到消息之后,又问过能不能告诉别人,得到肯定之后,就自己回去讨论了。
  许恒洲告诉他们消息,考不考试由他们自己来定,而且告诉了他们,就跟他们问的一样,蒋淼肯定要跟蒋磊说,林嘉言也不会忘了高扬,高扬不会瞒着自己妻子曲薇。
  这样一来,他们在知青里关系比较好的几个人都得到消息了,有多的时间复习,总比其他人有更多的优势。
  知青这边有许恒洲操心,向辰要管的就是他的小伙伴们了。他的朋友里,有能力参加高考的只有山子和梅子,他们现在都还在学校上课,把他们叫回来跟他一起复习是不可能的。
  向辰想了个法子,自己复习的时候做了一本笔记,重要知识点,经典例题之类,厚厚的做了几本。等山子他们放假回家拿粮食的时候,就让他们抄了那去看。
  这两人都很听向辰的话,虽然他没说原因,他们也不问,现在的年轻人对知识都有一种渴望,接触的太少,向辰给他们笔记看,他们只会感到开心,老老实实抄下来拿去学校。
  这些资料之所以不直接给他们,是因为还要借给蒋淼他们抄,原本的复习资料里面很多内容都太新了,他们根本不敢拿出来,只能向辰学过一遍之后挑选能用的。
  这些事都是他们私底下进行的,知道的都是可靠且嘴严的人,平时自己复习,有机会了私底下讨论。再有不懂的,还能来问向辰或者许恒洲,他们两个根据资料书撸一遍,忘掉的知识也大部分想起来了。
  没等到恢复高考,农场那边先传来一个好消息,邓历起复了。
  不是许恒洲以为的何远峰,而是邓历。他本来职位就不低,这时候国家正是缺人的时候,回去之后一日好过一日,直入中央。
  就跟许恒洲想的一样,只要那批人里能起来一个,一定会拉拔其他人。邓历站稳脚跟后,立刻想办法为其他人奔走起来。
  先是魏医生覃老师,他们这种身份不太敏感的,很快恢复了身份。其他的不说,家里的房子什么的都还回来,还有一些补偿。
  之后是何远峰,再之后是蒋老、李老,起来的人越多,后面的人越轻松。
  至于顾云之,他是卡在了家里头,他有个兄长出国了,现在还没排查清楚,只能再等着。
  这样一来,何远峰赖着不肯走,口口声声说不能留他在这里过苦日子,吃糠咽菜也要一起。
  何远峰只是皮了一下,当然还是要走的,再留在这里不像话,好像他心里有什么意见似的。而且分别这么多年,也该回去看看父母了。
  所以顾云之并不感动,甚至气得撵着他绕着农场跑了好几圈,宋文彬带着小平安插着手站在一旁看戏,嘴里恨恨的说一句:“该!”
  小平安什么都不知道,笑哈哈地鼓掌,还喊着:“何叔叔跑快点儿,小顾叔叔我给你递鞭子!”
  其实农场里早就不苦了,他们这几年算是过了安稳日子,何远峰这样说,宋文彬才故意啐他。
  而且何远峰和顾云之的关系,农场里的人早就知道了,那句话怎么说来着,这世界上不能隐藏的,除了喷嚏和贫穷,就是爱了,更何况后来何远峰也没打算隐藏过。
  对于他们两个的关系,农场里其他人先是诧异,但都不是冲动不理智的年轻人,阅历在那里,后来渐渐理解。
  他们两个的为人其他人都很清楚,那是没的说的。早前过得艰难的时候,他们两个觉得自己年轻,都是抢着去干苦活累活,大家都承他们的情。
  李老和蒋老,这两位老人军中出身,虽然起初搞不懂是怎么回事,而且觉得有违人伦。但是看他们就跟看自家后辈一样,日子都苦成这样,可能下半辈子就在这里过下去了,媳妇什么的还不知道在哪儿,人家两个小年轻,想一起搭伙过日子,那就过吧。
  覃老师性格温柔又包容,什么样调皮捣蛋的孩子都见过,她心里只觉得,这两个都是好孩子,又没有碍着谁,虽然也替他们发愁未来,但一直都是对他们持支持态度。
  这三个经常一起发愁的,就是他们以后没有孩子可怎么办,老了可怎么是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