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行三国 第118节
“嗯——”孙策连连摇头,幅度很大,口水都飞出来了,一滴正好落在袁权的唇上。他很夸张的挥了挥手,手里的酒杯甩了出去,掉在地上。“袁耀的事……不算事。”
袁权抬起手,正在擦嘴唇,听到孙策这句话,提了半天的心突然落下了。“为什么袁耀的事不算事?”
“袁耀自己没野心,那只是袁绍一厢情愿。他,呃……”孙策打了个酒嗝,一股酒臭味迎面扑来,袁权不由自主的掩住了鼻子。孙策浑然不觉,一边到处找酒杯,一边说道:“他还在拿朝堂上的那一套来想问题,他就是一头猪,迟早被我宰了,到时候,我分袁耀一块肉就是了。咦,我酒杯哪儿去了,我……”
袁权也转头去找,看到酒杯落在墙角,连忙起身去取。她拿了酒杯回来,却发现孙策正探身取她的酒杯,没等她出声制止,孙策一仰脖子,将杯中酒一饮而尽,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我……跟你说,姊姊,这天下……很大,比你们想的……还要大。这么大,我一个人……管不过来啊,怎么办?总得封几个王。我还有几个弟弟,一个妹妹,将来都封王,难道还会差袁耀的?我……我把他当弟弟看,到时候封他为王,好不好?”
袁权啼笑皆非,孙策明显喝多了,有点管不住嘴了,大逆不道也就罢了——论大逆不道,他是后起之秀,袁家才是老谋深算——怎么连女子也能封王?不过他的想法与众不同,蔡琰做了南阳郡学的先生,冯宛等人也折腾什么织机,女子封王也不是不可能。但是,他对袁耀的安排却让她又惊又喜。
将袁耀当作弟弟看,将来得了天下,封袁耀为王应该是最理想的结果了吧。只要不是脑子坏了,都清楚这是袁耀所能得到的最好结果。就算投靠袁绍,袁绍得了天下,也未必能封袁耀为王啊。
袁权顾不得计较孙策的语病,也顾不得孙策一身酒味,上前扶住快要倒在地上的孙策。
“伯符,你……所言当真?”
“真得不能……再真。”孙策倒在袁权怀中,搂住了袁权的腰,头枕在袁权腿上,含含糊糊的说道:“这……是我的底线,不要……逼我……”话还没说完,他就鼾声大作,口水流了袁权一腿。
袁权全身僵硬,一动也不敢动。
第313章 约定
孙策横卧在地,醉软如泥,酒气薰天。
七曜刀横在腰侧,刀柄离袁权的手不到一尺,触手可及。
袁权的目光在刀柄上停了片刻,便坚决的挪了开去。她吃力的扒开孙策环抱着她纤腰的双手,将孙策扶了起来,让他趴在案上。孙策看起来不是很胖,但高大强壮,身体很沉,袁权费了好大力气才将他安顿好,出了一身细汗。
“混帐东西!”袁权咬着唇,恨恨地骂了一句,转身走到门口,拉开房门,刚要说话,却看到一个年轻人站在门口。年轻人并不强壮,但双眼有神,袁权一接触到他的眼睛就有种强烈的不安,仿佛一下子被他看透了心底深处的秘密。她不认识这个年轻人,但是认识年轻人身后的典韦,知道他是孙策身边最信任的卫士,顿时松了一口气。
“将军醉了。”袁权向后撤了半步。
郭嘉走进屋子,四下看了看,对袁权点点头。“多谢夫人。夫人可以休息了,剩下的交给我吧。”
袁权本想解释自已不是孙策的夫人,又觉得没有必要,含糊地应了一声,走进内室,轻轻掩上房门。袁衡已经睡着了,眉心浅浅的蹙着,嘟着小嘴,像是受了什么委屈。袁权上前将她的手臂放进被子,脱了外衣,正准备上床,却觉得大腿湿漉漉的,低头一看,不禁又红了脸,低低地骂了两声。她脱了外衣,重新用水洗了身子,这才钻进被子里,听着袁衡平稳的呼吸,却怎么也睡不着。
“姊姊,帮我。”袁衡梦呓道。
袁权轻叹一声,将袁衡搂在怀中。袁衡仿佛找到了依靠,搂着她的腰,将脸贴在她的胸口,扭了两下,找到一个最舒服的姿势,甜甜地睡去。袁权嗅着袁衡的发香,嘴角露出浅浅的微笑,闭上了眼睛。
典韦扛着孙策,来到孙策自己的房间,伸手推开门,弯下腰,侧着身,准备进门。他身材高大,一个人进门都不容易,扛着孙策就更难了。这时,孙策拍拍他的肩膀,下了地。典韦回头一看,见孙策虽然酒气冲天,眼神却很清澈,一时搞不清情况。
“将军?”
“再去搞点酒食来。”孙策说道:“我有事要和奉孝说。”
“喏。”典韦叫来一个义从,让他去找亭长安排。
孙策伸手揽着郭嘉的肩膀,推着他进了门,顺手关上房门。典韦住着刀,站在门外。郭嘉也不说话,静静地看着孙策。孙策解下腰间的刀挂在一旁,又脱去沾满酒渍的外衣,搬起木案放在床上,招呼道:“奉孝,床上暖和,上来说话。”
郭嘉也没客气,脱了鞋,爬到床上,和孙策陪案而坐。
“你怎么来了?”
“我收到消息,有一队人马从梁国进了豫州,向汝阳方向来了。其中可能有乌桓人,我不放心。”
“我遇到他们了,领头是辛毗,护送袁耀回来的。”
郭嘉哦了一声,什么也没说,似乎早有预料。孙策把当时的情形说了一遍,最后问道:“以你之见,我们该如何处置袁耀?”
“袁耀暂时对将军没什么威胁,将军的处理很妥当。不过,等他尽完孝道,还是要带在身边,以免为人所趁。将来若挟之以攻战,亦是一助力。眼下长安形势不明,将军不宜轻举妄动,授人以柄。将军,大战一时无法断定,刺客却在所难免,将军以后不能再像这样轻行了。汝阳向北不远就是西华,令尊曾在此遇险,将军宜引以为戒。”
孙策点头答应。遇到辛毗的那一刻,他也很紧张。亏得辛毗没有第一时间认出他来,否则一拥而上,就算他骁勇善战,陈到等人精锐,也难保万全。
“你觉得陈到怎么样?”
“忠勇不亚典韦,周密犹胜之。”郭嘉把自己进亭的经过说了一遍。陈到虽然不在孙策眼前,但他却没有睡,十名骑士两人一组,守着院子四周,人不解甲,马不解鞍,是随时准备脱围的架势。他本人就坐在院子中门处,不管是谁,想进这个院子,都要经过他那一关。“可是外敌易拒,家贼难防,将军还是小心些的好。”
孙策笑笑,幽幽地说道:“有时候,冒点险还是值得的。”他想了想,又道:“奉孝,你说袁绍会向长安臣服吗?”
郭嘉轻声笑了起来,正打算说话,有人敲门,卫士王津将酒菜送了进来,摆在案上,又退了出去。孙策给郭嘉倒了一杯酒,自己却没喝,盛了一碗热汤,慢慢地呷着。郭嘉一饮而尽,伸手去取酒壶,却被孙策按住了。
“限三杯,不准多饮。”
“三杯怎么够?”郭嘉有些急。“你干脆别让我喝算了。”
“酒适量可以助谈性,喝多了却伤身体。”孙策取过酒壶,又给郭嘉倒了一杯。“你身体不好,更要注意。是不是一受凉就容易咳嗽?”
“没事的,小时候落下的毛病,很久不发了。”郭嘉说着,又将杯中酒干掉,伸手过来欲取酒壶。孙策又给他倒了一杯,然后将酒壶收了起来,盛了一碗汤推到郭嘉面前。“如果是小时候落下的毛病,那就是肺或气管出了问题,不能受凉,也不宜去太潮湿的地方。按我的建议,最好不要过江,酒更不能多喝。多喝汤,少喝酒,药散更是碰都不准碰。”
郭嘉怔怔地看着孙策。“将军……懂医术?”
孙策笑而不语。这是常识好不好?小孩子免疫系统不完善,在七八岁的时候最容易感冒咳嗽,如果护理得当,一般不会有问题,但古人在这方面知识不够,加上营养不足,很容易留下后遗症。空气太冷或者太潮湿都会加得病情,历史上郭嘉病死就是在去征柳城的时候。他自己说过不宜去南方,说是南方多疫,其实是南方的潮湿气候对他身体不利。
东吴很多名将早夭,和南方的气候有很大关系,特别是江北人,周瑜、鲁肃、吕蒙和太史慈概不例外。本地人相对来说好得多,像陆逊就活得挺长的,如果不是被孙权逼死,七十岁不成问题,以他的性格,甚至可能活到八十以上。
“这事不用商量,听我的,回头我再从本草堂给你找两个护士,专业照顾你。你至少要再活五十年,少一年都不行。”孙策夹起一筷子蔬菜,放在郭嘉面前。“说正事。”
郭嘉回过神来,将酒杯推到一旁,吸了吸鼻子,笑道:“唉,唉,不喝了,从今天起戒酒。将军,昨天我和你说了那么多,有两件事,你可能没往心里去,否则就不会有这样的疑问了。”
第314章 人弃我取
孙策仔细想了一会儿。“你是说袁氏经营百年?这事儿我记得呢,就是不太清楚,正想有机会再问你。还有一件是什么?”
“河北世家与朝廷有世仇。”
孙策愣住了。河北世家与朝廷有世仇?这可从来没听说过,史书上也从来没有类似的记载。
郭嘉有些得意的笑了,吃了一大口菜,伸手习惯性去拿酒杯,半路又反应过来,端起汤碗喝了一口。“光武皇帝起于南阳,后来因刘縯之事被赶到河北。能取更始而代之,是因为他得到了河北人的帮助,真定郭家就是其中一个。光武皇帝娶郭后的时候,刚刚娶阴后不到一年,伉俪情深,娶郭后纯属不得已,阴郭两家相争,也埋下了后来废后、废太子的引子。”
“郭后和太子被废,河北世家的希望落空,自然不满。建武二十八年,郭后薨,更始帝之子寿光侯刘鲤谋反的案子爆发,牵连郭后另一子刘辅,光武皇帝大怒,捕诸王宾客,牵连数千人,甚至有一家三口伏尸郭后灵堂,郭后四子皆被赶出洛阳就国。
数年后,光武帝崩,孝明帝即位,楚王英谋反案暴发,牵涉数万人。楚王英的母亲许氏无宠,楚国弱小,楚王从小又和明帝交好,他怎么会谋反,又怎么能闹出那么大的声势?这么一件很明白的案子,为什么最后牵连几万人,天子却没有严厉处置楚王英本人,为什么案件却拖了那么多年?
因为有河北集团在背后撑腰。孝明帝要打击的也是河北集团,而不是楚王本人。所以天子放过了楚王,却将有关的几万人抓捕入狱。天子和河北世家撕破了脸,互不让步,连年不解,骑虎难下,给了汝南袁氏一个机会。袁安因审理楚王案活命四百余家,名闻天下。”
孙策恍然大悟。汉代去古未远,家族观念很强,家族之间又有联姻,地方观念极重,结了仇,不是几十年就能解的。袁家四世三公就是从袁安开始,这背后少不了河北人的支持。袁绍起兵没有选择老家豫州,还是选择河北,不仅是因为河北有地势,还因为河北有人和。在推翻刘汉这一点上,河北人的愿望比袁绍还要强烈,所以袁绍一到河北,河北世家就全力支持,即使是袁绍有废立之意,也没听河北人有反对意见。
换句话说,就算袁绍愿意臣服,河北人也不愿意,这事无解。
那我就放心了。
“袁氏崛起,除了楚王案之外还有一件事,在如何对待草原上的蛮夷上,袁安一直是安抚派,反对武力征伐。章和二年,车骑将军窦宪上疏征伐匈奴,袁安就极力反对。永元元年,又因如何安置南匈奴与窦宪发生冲突,势同水火。窦宪虽然得手,但随后不久他支持的匈奴人就叛了,袁安再一次大获全胜,还得到了匈奴人、乌桓人的感激。实际上,没有河北集团的支持,朝廷根本不可能搞定匈奴人和乌桓人。”
孙策连连点头,怪不得袁绍死后,他的儿子袁熙、袁尚会逃到辽东,依附乌桓人蹋顿,原来根子在这里啊。内有河北人支持,外有乌桓人支持,又有四世三公的名望,这袁家还真是深谋远虑,老奸巨猾。
很可惜,袁术什么也没捞着啊。
“那你说,袁绍现在会怎么做?”
“如果是我,我会建议他暂时向朝廷称臣。”郭嘉慢悠悠地说道,几口热汤下肚,原本有些苍白的脸泛起了红色,两只眼睛更亮,有如明星。“天子年幼,短期内无法主政,权力全在王允等党人的手中。袁家是党人领袖,袁将军已死,袁绍已经没有竞争者。入朝为大将军,令党羽分布州郡,用不了几年,王允等人去世,天下还有谁能与他抗衡?到时候自然有人劝进,效王莽故事。”
郭嘉看了孙策一眼,笑笑。“将军父子如果愿称臣,亦可得一州之地。”
孙策眼神紧缩,不由自主的屏住了呼吸,心脏突然加速,跳得像战鼓一样。如果真是这样,袁绍必胜,孙家一点机会也没有。
郭嘉哈哈大笑。“将军不用担心,袁绍不会听的,要不然我也不会在这里了。”
孙策松了一口气。“为什么?”
“一是因为心急,二是因为自负。之前他还有些担心董卓,现在董卓死了,他还担心谁?既然可以横扫天下,又何必再像王莽一样大费周章?早点夺了天下,多做几年皇帝,何乐而不为。”
孙策想了想,觉得有道理。换了他是袁绍,很可能也会选择强夺。
“善于经商者常言,人弃我取。袁绍不肯臣服,乃是将军的造化。将军可上疏朝廷,以示忠诚,与袁绍决裂。朝廷诸公开始未必会把将军父子当回事,但一旦发现袁绍桀骜不驯,而朱公又独力难支,必然依赖将军父子。届时,将军可名正言顺地与袁绍逐鹿中原。胜负成败,就看将军能不能擒住这只鹿了。”
孙策给自己倒了一杯酒,举了起来。“奉孝,虽然我支持你戒酒,但是这杯酒,还是应该喝。”
郭嘉抚掌而笑,也端起酒杯,向孙策示意。“此生最后一杯酒,愿与将军共饮。”
两人碰了一下,相视而笑,一饮而尽。
“来,再来一口菜。你再说说,这辛毗该如何处置?”
“辛毗是阳翟人,兄弟并为名士,不过辛评空有虚名,不如辛毗有才……”郭嘉向前挪了挪,趴在案上,膝盖与孙策碰在了一起,却浑然不觉,一边吃菜喝汤,一边与孙策纵论袁绍幕中的汝颍名士,河北世家,分析他们的优劣长短,又该如何区别对待,各自击破。
两人越说越投机,一直说到东方既白,亭驿里的鸡鸣,这才抵足而眠。
袁权睁开眼睛,听着外面的鸡叫和渐响的人声,想起昨天晚上的事,莫名的一阵心悸。她小心翼翼的抽出手臂,披衣而起,在门口听了听。堂上一片寂静,没有人。她想了想,梳洗了一番,轻手轻脚地出了门。当值的义从卫士迎了上来。袁权竖起手指,示意他们不要声张。
“将军可曾醒?”
“还没有。”
袁权叹了一口气,来到驿亭的厨房。正在忙碌的厨妇们吃了一惊,连忙行礼。袁权也没说什么,在厨房里转了一圈,取了两片姜,一点小米,亲手洗净,煮了一罐姜粥。
第315章 我愿意
姜粥很香,带着些许辛味,入腹一团温暖,让人浑身舒畅,胃口大开。
孙策喝得非常舒服,连声感谢。
“以后不能喝这么多酒。”袁权坐在一旁,看着呼呼啦啦喝粥的孙策,本想斥责他几句,却又说不出口,心里反而有一种说不出的温暖,话到嘴边又不忍说了。“一是伤身体,二是疏于戒备,容易出事。”
“嗯嗯嗯,以后再也不喝这么多酒了。”孙策连声答应,喝完一碗粥,又小心翼翼地问道:“姊姊,昨天我……没瞎说什么吧?”
袁权垂下了眼皮,避开了孙策的目光。“你不记得了?”
“我就记得和吕范喝完,姊姊好像出来了,后面……就不记得了。”
袁权眼皮一抬。“你是想赖账吗?”
孙策一惊。“我……我说什么了?”他盯着袁权看了片刻,更加心虚。“姊姊,我……没做什么失礼的事吧?”
袁权的脸腾的红了,腰腹之间又有些酥麻起来。她与黄猗感情原本就淡,要不然也不会成亲两年还没怀孕。黄猗一是畏于她的家世高贵,二是嫌弃她性子古板,很少进她的房间,她也不喜欢黄猗,常以照顾妹妹袁衡为名,与黄猗分房而居。原本倒也没什么,突然被喝醉的孙策意外一抱,就像一池春水中扔进了一颗石子,石子虽然沉了,涟漪却久久不定。
不过,这种事她又怎么能承认,既然孙策喝醉了,什么也记不得,她也正好顺手推舟,当没发生过。她瞪起眼睛,嗔道:“你倒是敢!”
“呃……”孙策讪讪地摆摆手。“姊姊威武,我是从心眼里敬畏的,就算醉了也不敢。对了,我究竟说了什么?”
你还有什么不敢的?什么从心里眼敬畏,全是胡扯。袁权气得语噎,却又不好说什么,只好跟着孙策转换话题。“你说了如何安顿伯阳的事。”
“我说了吗?这不是等姊姊选的吗,我怎么又说了?真是失礼。”孙策自责地轻拍自己的脸颊。“那我是怎么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