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穿越重生>策行三国> 策行三国 第228节

策行三国 第228节

  孙策连连点头,这倒是他一直没太留心的事,还是袁权有眼力,知道如何与阿母吴夫人相处。他双手抱着袁权的纤腰,重重挫了两下,袁权顿时身酥体软,伏在孙策肩上,嘴里含糊的呢喃着,喘息着,婉转娇吟,如歌似泣。
  第614章 自家人
  孙策下了马,将缰绳扔给义从,带着郭武进了门。他回来得突然,没有事先通知,府中的奴婢仆都没准备,正在各忙各的事,看到他进来,连忙上前行礼。孙策挥手示意他们退下,做自己的事,不用太关注他。他是出了名的随和,仆从们倒也不介意,各自去忙。
  来到中院,孙策让郭武在外面等候,自己进了后院,先到西院拜见母亲吴夫人。吴夫人正和尹姁说话,看到孙策进来,很是意外。尹姁也很惊讶,连忙起身行礼。她已经经过了反应期,脸色明显好转,白里透红,又细又嫩。孙策伸手轻按她的肩膀,开了个玩笑。
  “行了,你就别折腾了,待会儿阿母又责备我。”
  尹姁抿着嘴,感激地看了吴夫人一眼。“阿母怜惜我,我却不能失礼,况且这些日子有阿母照料,我已经没什么事了,能吃能睡,胖了不少呢。”
  “那倒是,我阿母生了我们兄妹五人,经验丰富得很。”
  “别贫嘴了。”吴夫人笑着斥道:“你一个领兵作战的人,说这些妇人家的事头头是道,也不怕人笑话。说吧,突然赶回来,又有什么事?阿权、阿宛不是都赶过去了吗,莫不是她们也有了?”
  孙策笑道:“阿母你也太心急了,哪能这么快。我突然赶回来,是因为来了一个曲阿人,与妹婿家同里,我带他来见阿母,也许阿母想了解一些妹妹尚华的消息。”
  吴夫人听了,心中欢喜。孙尚华是她的亲生女儿,十四岁嫁到曲阿,有两年多没见了,着实想念。能听到关于她的消息,也能安慰一下她思女之心。不过,她倒没有急着召见郭武。
  “伯符,你眼下正是用人之际,有没有打算给你妹婿安排一点事做。”
  孙策正中下怀。弘家是曲阿小地主,小有资财,但没什么地位,比十几年前的孙家好一些,大概和吴家相若,却和现在的孙家不能相比。两家之所以结亲,是因为弘咨的父亲弘谦和孙坚相识,资助过孙坚,两家便订了娃娃亲。两年前,弘谦病重,为了满足他看到儿子弘咨成亲的愿意,也为了冲冲喜,孙家就将刚刚十四岁的长女孙尚华嫁到了弘家。
  弘咨和孙策一般大,脾气和他父亲差不多,生性豁达,喜欢资助人,但他太年轻了,还没能在州郡任职,坐吃山空,眼看着家境一天不如一天,吴夫人心里有些着急,想为弘咨找点事做。孙策也有这个意思,他正需要一个信得过的人来协助孙坚,弘咨没什么武功,但读过书,人还算聪明,又有翁婿的身份,让他协助孙坚比较合适,也不会引起孙坚的反感。这件事最好由吴夫人出面,一来照顾老爹孙坚的面子,二来也给吴夫人一个关心女儿的机会。
  孙策将自己的打算说与吴夫人听,吴夫人非常满意,笑眯眯地说道:“是不是阿权让你这么做的?”
  孙策哈哈一笑。“阿母,真是什么都瞒不过你。”
  “这又不难猜,阿姁在我身边,没时间给你出主意,阿宛和阿楚一心忙着改造战船、抛石机之类的东西,能在这方面帮你出主意的只有她。这孩子就是太喜欢为人着想,宁可委屈自己。伯符,你可要好好待她,千万不要再委屈了她。”
  孙策含笑点头,又和吴夫人说了一些家常话,让她看看吴家还有什么人可用的。俗话说得好,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最靠得住的还是利益绑在一起的自家人。亲亲贤贤,这也符合儒家的理论。宗室、外戚自有其存在的理由,只看君主能不能控制好尺度罢了。
  孙家起点低,虽然做生意赚了点钱,但在官场上没人脉,真正起家就是从孙坚开始的,最大的问题就是无人可用。在孙策出道之前,孙坚身边只有孙羌的儿子孙贲、孙辅、妻弟吴景,其他人都是外姓,也就是被后人称为四大家将的朱治、程普、韩当和黄盖。其实这些人根本不是什么家将,而是孙坚入仕之后招揽的人才。朱治是丹杨人,原来是州从事,征讨会稽贼的时候认识孙坚,以后一直追随孙坚。程普、韩当则是北方游侠,孙坚在淮泗做官时认识的,后来追随孙坚征讨黄巾。黄盖入幕最迟,是孙坚起兵讨董时才成为孙坚的部下。
  孙坚本人勇猛,所以他招揽的人才大多是勇士,却没有谋士。做一郡太守时,政务有相关的掾吏解决,倒也没什么大问题,现在他做了将军,无人可用的窘境就比较明显了。孙坚还有一个弟弟孙静,但孙静人如其名,不喜欢这种东征西讨的生活,宁愿在家守祖坟。吴家也没什么人才可用,当初他们又拒绝过孙坚的提亲,孙坚也不喜欢他们。现在还能用的就是孙策的姑姑家富春徐氏和妹婿家曲阿弘氏。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拿孙家和袁家一比就知道门户的区别有多大了。袁家就算不谈门生故吏,袁氏本族做太守的就有好几个——袁叙是济北太守,袁遗是山阳太守,他们对袁谭掌握兖州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孙家做过郡吏的就算是高端人才。
  弘咨虽然算不上什么大才,可是在孙家的家属中也算是不多见的读书人,孙策提议他做孙坚的军师也是没办法的办法。他之前安排庞统去过,但庞统太年轻了,孙坚不太当回事,程普等人也有点看不上。
  和吴夫人敲定了弘咨的事,吴夫人去和郭武打听弘咨、孙尚华的事,孙策又和尹姁聊了一会儿。他本来打算亲自去南阳,被袁权一劝后,他决定再等等看,等朝廷诏书下达再做决定。眼下他要赶赴江夏作战,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计划是速战速决,但行军作战的事谁说得准呢,万一阵亡回不来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孙策又和孙匡、孙朗、孙尚香玩了一会。孙权、陆逊留在了葛陂大营,孙翊跟着孙坚去了庐江,府里一下子冷清了很多,几个稍大些的孩子不在家,只剩他们三个小的,玩都没人带着,多少有些寂寞。孙尚香缠着孙策,要跟着他出征,孙策哄了她一会,承诺等她满十三岁就带她出征,才让她安心留在平舆,用心读书习武。
  孙策在平舆休息了两天,接到了黄忠、李通送来的消息。刘勋已经出城,没有向江陵方面,却赶向了随县,看样子是要进攻襄阳或者湖阳一带,不明其意。黄忠请求指示,是在南阳境内迎击刘勋,还是按原计划直插西陵,夺取江夏。
  孙策不敢怠慢,立刻赶回葛陂大营,请张纮、郭嘉来议事。
  第615章 赌一赌
  听完孙策的决定,张纮什么也没说,只是点了点头。郭嘉挑了挑眉。
  “是袁夫人的意见?”
  孙策点点头,紧接着又说了一句。“她提了建议,但决定是我做的。我觉得可以赌一赌,要不然以后荀彧会抓住这个问题不放,总想在这上面做文章。”
  郭嘉想了想,也同意了。“也好,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
  两人交换了一个眼神,会心一笑,默契地转换了话题。孙策示意陆议拿出地图,铺在案上。刘勋没有去江陵解围,出人意料地赶向襄阳,他想干什么,就目前的信息而言,孙策还无法判断。邓展、娄圭、赵俨、孙辅都随周瑜南征了,湖阳一带的确兵力不多,但刘勋想攻襄阳甚至杀进南阳也是不现实的事,看起来有点蠢。
  虽然刘勋的确很蠢,但两军对垒,用对手愚蠢来解释不理解的事无疑是更愚蠢的行为,尤其是在各方围绕南阳进行博弈的情况下。他们必须假设刘勋得到了某种帮助,舍江陵而不顾,杀向南阳是有目的的行动,暗藏杀机。
  郭嘉也收到了消息,但消息同样简略,只知道刘勋出了西陵城,向西北而行,并不知道他目的何在。
  虽然目的不可知,但并不难解决。兵法有云:先为不可胜,然后可胜。不可胜在我,可胜在敌。做好应战的准备,不给对手可趁之机,先立于不败之地,这就是不可胜在我。
  郭嘉首先给出了建议。“周瑜的人马不能动。刘勋有可能是想效仿孙膑围魏救赵之计,只是虚招。周瑜刚刚到江陵,再急急忙忙赶回来会丧失战机。兴师动众却一无所得,就是失败。黄忠、李通最好也不要急着动,不管刘勋的目的是什么,出城早比窝在城里好。眼下他刚刚离开西陵,一有风吹草动,就有可能缩回西陵,据城而守,对我们非常不利。”
  孙策表示同意。黄忠、李通有一万人左右,如果和刘勋对阵,胜率至少有七成,但双方兵力相当,损失可能会比较大。惨胜如败,不到万不得已他不会这么干。他不仅要胜,而且要胜得漂亮,尽可能的减少损失。这才是将领和谋士的价值。如果总是硬碰硬,杀敌一千,自伤八百,要求未免太低了,也很难成就什么大业。
  张纮抱着腿,眯着眼睛想了好一会。“刘勋向西北而行,也可能是呼应朝廷。他自知不敌,势必要找外援,向关中求援,甚至向益州求援,都是有可能的。奉孝,留心武关道和汉中方向,尤其是汉中,如果汉中的人马突然出现在襄阳西,襄阳可能会有麻烦。”
  郭嘉点头应了,示意吕蒙记下。“将军,不管关中、汉中有没有动静,我还是建议将军亲自出战,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溃刘勋部。这样一来,就算关中或者汉中有合击之势,我们也能从容应战。”
  孙策盯着地图又看了一会儿,在襄乡处点了点。“就在这儿吧。如果刘勋过了随县,就让黄忠、李通赶过去,截断他的后路,两面夹击。如果他不过随县,那就是疑兵,我们暂时不理他,牵制住他就行。等公瑾拿下江陵,再来合围。”
  张纮、郭嘉点头同意。
  ……
  大战将起,孙策下令遣散所有的家属,袁权、冯宛也在其中。
  欢乐总是短暂的,将士的家属们都舍不得离开。他们大多是普通人家,男子外出征战,女人在家操劳家务,耕种土地,也的确辛苦。况且有些人家里连土地都没有,就靠军饷和赏赐生活,这一去又不知道能不能回来,也许是生离,也许是死别。
  有人求到了袁权面前,希望袁权向孙策进言,不要遣散他们,还让他们留在葛陂,等大军胜利归来。袁权原本不想揽这事,可是见求的人多了,她便想了一个办法,提议将这些将士家属集结起来,建一个工坊,专门进行军械、甲胄、战袍生产。有家人在军中服役,将来也许会用到她们生产的产品,这也是一种潜在的情感联系。而妻子家人有了立身之本,将士们作战也更能安心。
  听完袁权的建议,孙策就笑了。他知道袁权一直想在平舆建一个织坊,为袁家开拓一个财源。现在袁耀所有的经济来源只有食邑,手头比较紧,有了这个工坊,他就有了更多的收入,迎来送往也方便得多。
  不过,他没有点破。这是两全齐美的事,没必要阻拦。人都是有私心的,袁权只有袁耀、袁衡两个血亲,她为他们着想是天经地义的事,只要不伤害他的利益,他大可不必拒绝。
  “行,这件事就由你负责吧,让阿楚、阿宛协助你,全部用新式织机。我给你拨点钱,算是……”
  “不用。”袁权笑盈盈地说道:“你用钱的地方多着呢,我怎么能再从你这儿要钱。放心吧,只要我放出风去,想给我送钱的人多着呢。我用她们的钱生钱,还得让她们欠我一个人情,这么好的事何乐而不为,你说对不对?”
  孙策恍然大悟,连连点头。“还是姊姊手段高明。”
  得到了孙策的允许,袁权迅速展开工作。她将将士家属们集结起来,按照各人能力不同,将他们分作不同的工种,有的负责织布,有的负责裁剪,有的负责缝衣,有的负责甲片的打磨,有的负责箭矢的加工,实在什么都不会的,就让他们干些力气活,也能填饱肚子。
  紧接着,她又放出风去,要建一个大型工坊,需要找人合作。正如她预先说的那样,消息刚刚放出去两天,许虔的夫人陈氏就带着钱赶到葛陂,希望能够与袁权合作。在获得了袁权的同意后,她又托袁权向孙策引荐她的弟弟陈逸。
  孙策很意外。他本来以为陈逸会投袁谭,没想到陈逸不仅没有投袁谭,反而主动来见他。他接见了陈逸。陈逸面容清瘦,头发花白,眉间有一个深深的川字纹,看起来就像化解不开的忧虑。但他出人意料的爽快,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将军想做忠臣孝子,还是想内圣外王,为天下求万世太平?”
  第616章 至简与至繁
  孙策看着的陈逸,忽然意识到自己想当然了。
  眼前这位不仅是名士之子,而且是逆臣贼子,他可是和许攸、王芬等人图谋劫持天子的狠角色。即使是陈蕃本人,他忠于也是儒门的理想,而不仅仅是天子。到了陈逸这儿,既然天子不合格,已经成为阻碍他们实现理想的障碍,那就废掉,换一个更合适的来做天子。
  他们当然不是为自己的一已私利,他们真的是为天下考虑。陈逸、王芬等人想立的是合肥侯,他们不像袁绍,想自己做皇帝。这大概也是陈逸抛弃袁绍来见他的原因。
  孙策笑笑。“陈君觉得我这个不读书的武人能达到外圣内王的境界吗?”
  陈逸皱皱眉,眉间的川字纹更紧。“既然如此,那就算我多嘴。将军如果想将我缚送朝廷请功,现在就可以动手,要不然我就走了。”
  孙策大笑,走到陈逸面前,按着他的肩膀,又说道:“陈君觉得我像忠臣吗?”
  陈逸糊涂了,上下打量着孙策。“将军究竟是什么意思?”
  孙策摇摇头。“陈君,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一言不知,又岂能知大道?你连我这句话都听不懂,还想废立天子,创立新朝,求万世太平,不觉得太儿戏了吗?难怪曹孟德看不上你们,不跟你们玩啊。”
  陈逸盯着孙策,眼神惊恐,像是看到了鬼一般。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是乡里前贤薛勤责备他父亲陈蕃的话,知道的人不少,孙策听说过不稀奇。可是他们要废立天子,还和曹操商量却是一件很隐蔽的事,孙策怎么可能知道?难道是曹操告诉他的?曹操和他是敌人,不至于这么胸无城府吧。
  孙策将陈逸的神情看在眼中,却不解释。他要的就是这种神秘感。他对陈逸这类人并没什么恶感,毕竟他们都是有节操的读书人,宁可舍生取义也不肯苟活,但他对他们也没什么好感。空有一腔义气没什么卵用,救不了天下,只会把事情搞砸了。党锢之祸就是他们意气用事,把事情做绝了,逼得朝廷下死手才惹出来的大祸,不仅将大汉的最后一丝元气消耗殆尽,也将儒门自己推进了深渊。
  读两本书就以为自己能指点江山,你们怎么这么天真?跑来忽悠两句就想策反一方诸侯,哪有这么容易的事。可是读书人就是这么天真,眼前的陈逸如此,一千多年后的谭嗣同也是如此。
  “陈君围棋的棋力如何?”
  陈逸不知道孙策说这些干什么,不耐烦的摇了摇头。“先父遗训,不可耽于游艺,故而不擅此道。”
  “我也不会下,但我觉得围棋很适合用来说理。你看,纵横十七道(注一),棋子不过黑白两色,三百枚,其中的变化却极其繁复,一个人下一辈子棋也许都下不出同样的两局棋。由至简而至繁,只在于增加几道线而已。致万世太平这种事又牵涉到多少人,多少事,岂是几句话就能说得清楚的,又岂是换一个天子就能实现的?”
  陈逸深吸了一口气,屏住半晌,又慢慢吐出来,脸上露出灰败之色,眼神中的神采也渐渐黯淡。他是想来说动孙策的,没想到被孙策几句话堵得哑口无言。孙策用围棋作比喻极有说服力,棋子不过黑白,棋枰不过纵横十七道,但其中的变化又何止千万。由至简而至繁,这简直是最恰当不过的例子。
  天下事,又何尝不是如此?
  “襄楷现在何处?”
  陈逸突然惊醒,警惕地看着孙策。孙策笑了。“你不用紧张,我不需要用你们的人头来换功劳,就算我这么做了,朝廷也未必相信我。我找襄楷只是想和他聊聊。听说他精通方术,我现在需要这类人,听说过东莱人徐岳吗?他现在就在我这里,正在研究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上很重要的道。”
  陈逸想了一会儿。“故太史令泰山刘元卓的弟子徐岳徐公河?”
  “没错,他就在我的营中,你待会儿可以去找他聊聊。我就是听他说起襄楷的。至于你,陈君,你如果愿意在我这儿做事,我非常欢迎,但扫天下之类的话还是少说为妙,你真有本事,先把我这大营扫干净了,然后我们也许可以谈谈扫天下的事。”
  陈逸瞪着笑眯眯的孙策,嘴角抽了几下,哭笑不得,拱拱手,扬长而去。
  ……
  安陆。
  黄猗拿着一份书札,兴冲冲地走进了刘勋的帐篷,还没说话就笑了。
  “将军,好消息。”
  “什么好消息?”刘勋放下金杯,抹了抹沾满酒渍的胡须,大着舌头说道。他喝得有点多,已经半醉,只是还没倒而已。怀里搂着的女子被他薰得直皱眉,却不敢挣扎,只能挤出一脸的假笑。
  黄猗有些不高兴。行军作战总要小心一点,哪怕是喝酒也要控制,怎么能不加节制的酗酒。他示意那女子离开,又将案上的酒食推到一边。“长安那边有消息了?”
  刘勋顿时精神起来,身体前倾,凑到黄猗面前。“怎么样,他们出兵了?”
  “虽然还没有到南阳,但是出兵已是必然。”黄猗故意抖了抖手里的书札。书札是曹操写来的,半真半假,但黄猗不想让刘勋泄气,故意夸大有利形势。“朝廷有意任命袁将军子袁耀为南阳太守,将南阳从孙策手中夺走。将军是袁将军故吏,又心存朝廷,从此可高枕无忧。为了让孙策俯首听命,车骑将军皇甫嵩集结了三万步骑,其中包括一万并凉精骑,以曹操、吕布为副,正在向武关进发。孙策就是再善战,这次也在劫难逃,只能束手就缚。”
  “皇甫嵩啊。”刘勋拍着大腿,咧着嘴乐了。“这次孙策真是麻烦了。上次西凉兵内部不和,排挤徐荣,遂使竖子成名,这次皇甫嵩统兵,看他还怎么出奇制胜。少年成名,嘿嘿,爬得高,摔得惨啊。子美,还是你有眼光,没和那竖子搅在一起,要不然这次也难免被牵连。这次若是胜了,尊夫人说不定还会回心转意,你们又可以重归于好。”
  黄猗冷笑一声:“就算那贱人跪下来求我,我也不会再要她。我已经错了一次,又岂能再错第二次。”
  第617章 随机应变
  刘勋戏谑地看着黄猗。他知道黄猗心里有多恨,只是嘴上不肯服软。虽然和离对黄猗有好处,既和袁术划清了界限,也避免了妻子为孙策所夺的屈辱,也坚定地和他站在了一起,但和离是袁权提出的,对黄猗来说绝对是奇耻大辱。
  “行了,子美,大丈夫何患无妻,你江夏黄家也是首屈一指的世家,还怕娶不到贤妻?等战事结束,你说不定就能入朝为官,到时候再娶名门闺秀,美好姻缘,岂不快哉。眼下么,你先将就着,有中意的就带回帐中服侍你,不要客气。”
  黄猗气平了些,收回话题。“将军,朝廷亦不可全信,杨彪为司徒,他与袁家是姻亲,随时都有可能和孙策谈判,视将军如弃子。为将军计,还是小心从事,以保全江夏、南郡为上。周瑜正在攻击南郡,虽说围魏救赵是妙计,却也不能让陈纪等人误以为援兵不至,士气崩溃。”
  刘勋连连点头。“我派人去江陵告诉陈纪,让他安心守城,不要心慌。”
  “除此之外,还要派人去宜城、中庐,南郡世族唇齿相依,孙策屠蒯家、习家满门,其他诸家岂能不恨,与他们联络,将军可立得数千援兵,不动一兵一卒,就能让周瑜首尾难顾。”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