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节
他不懂他哥的逻辑,为什么宁肯免费也不降价,但是这几天相处下来,老四却坚定了一个信念。
听他哥的,准没错!
在他哥之前,谁能相信摆个小摊一个月能挣这么些钱?谁会整点土豆鸡蛋拌饭就卖这么红火?而且,看着那个抢生意的跟前一个人都没有,真爽!
他急忙慌地往回跑,一不小心撞在两个人身上,赶紧连声对不起,然后又跑远了。
“顾哥?没事吧?”
被叫做顾哥的男人看起来二十五六岁,可是气质却十分凌厉,牛仔裤上面是黑色的皮衣,戴着墨镜。
这样的装扮,在这个小城镇实属罕见。如果沈寅初在这里的话,恐怕会发现这男人的装束竟然和书中对男主角的描述一模一样。
“没事。”
顾云深伸手掸了掸身上并不存在的灰尘,朝着沈寅初的小摊打量着。
“顾哥?要不我去领一份给您垫补垫补?”
跟在顾云深旁边的跟班也就是这么客气地问了问,这位顾大公子虽然在家族中不受宠、被打发到了这么个偏远的小城镇,但是却从来没在生活条件上亏待过自己。
这样的小摊子,也就是在这个上冈市才能受欢迎罢了!
不过,出乎他的意料,顾云深却点了点头。跟班也只能跑过去小摊子旁边,满头大汗地排着队,领到一份免费的。
他捧着饭包回来,还以为顾云深是饿狠了才想吃,却没想到顾云深接过去只是打量着,却问了他一堆问题。
“那小摊主,你看清楚了吗?人怎么样?”
跟班一头雾水,只能按照自己的观察一一说了,又问道:“看起来就是斯文一点儿,顾哥怎么对这小子感兴趣了?有人抢生意就免费卖,不像是有什么城府的人啊。”
“没城府?”
顾云深用戴着真皮手套的手扒开饭包外面的塑料袋,闻了闻:“你发没发现,这北方咱们走了这么多个城市,虽然工业发达,但是做生意的却没几个?尤其是这上冈市,这么富裕个地方愣是没什么摆摊的。”
“这人能出来摆摊,肯定是想赚钱又敢于赚钱。小吃摊赚的都是小钱,这人还能下狠心来免费发放。”
“一个想赚钱、敢赚钱,必要时候又舍得砸钱的人,没城府?很普通?”
跟班唯唯而已,听着顾云深的话,往那小摊子看了看。他发现刚刚离开的那小子,这么会儿已经又带了两大桶跑了过来。
“真狠……这个小摊我之前看过,支起来也没几天,这么撒钱……”他认真了些,却又忍不住问这位来自沪城眼光很高的顾大公子,“顾哥,他免费自己也没啥好处啊?”
“没好处?”顾云深用鼻子哼了哼,对自己的这个蠢笨跟班不太满意,不过现在他的人手少,暂时也只能这样,“这小摊子成本低,这饭包看起来也不难做,他不狠一点吓住别人,下一个再来学他的方子还降价怎么办?”
“现在来跟风的,都是自己没什么主见的人,有主见的早就摆摊了。而这些没主见的,看见这么一个宁可免费送都不降价、宁可免费送一早上也不让你卖出去的狠角色,害不害怕?怂不怂?”
“如果我没看错的话,这杀鸡儆猴,也不过就是这小哥的第一招罢了。接下来肯定还会有其他动作的。”
“其他动作?”
跟班脑子里头想不出什么,顾云深来了上冈市几天憋得无聊到不行,看他那蠢样子,忍不住开口点拨一二。
“下策是自己也降价,压缩利润;中策是迅速开发新品,甚至是高端一点的商品,强迫跟风者加大投入,抬高准入门槛;至于上策……”
说到这,顾云深突然失了兴趣。
上策自然是用自己人去填满这个市场,做大蛋糕。
可是,这个小城镇哪有什么能搞出上策的人?就是这个小摊主,也不过就是人狠一点罢了,真的有眼光的人,早就已经看出北方的衰败……
但就算看出来又有什么用呢?龙遇浅滩遭虾戏,他还不是不得不困在这里头。
顾云深叹了口气,顺手把饭包扔给跟班,自己走了。
沈寅初浑然不知有人在自己背后把自己分析了个通透,他和老四两个人一起全力拌饭包,这才勉强跟得上排队的速度。
而王二成的摊子,一个都没卖出去!
饭包这东西,就得趁热吃。王二成想着是赚快钱,强行借了这附近亲戚的房子做饭,他就一个人,准备卖一锅就走,哪里有空回去加热?
冷米饭拌着冷土豆泥,再加上酱汁上头都凝出一层荤油的冷酱,谁能吃得下去?
这东北的风,可是跟刀子一样!两下就能把最厚的棉衣服都吹透!
他舍得免费吗?
再不花钱,大米、猪肉,还有他租的车,都是花钱的!谁能跟沈家老大那个疯子似的,不要钱地发?!
喊了半天,他带来喝的热水都冻上了一层薄薄的冰,王二成气得把罐头瓶子砸出去老远。
沈寅初这个疯子!他就不信他天天都能免费,今天他栽了,明天把这些剩米饭土豆再热热,他再来!
王二成那边灰溜溜地走了,沈寅初叫老四又送来的米饭土豆泥也快卖光了。
明明是赔了这些,他却脸上笑得跟大卖了一样,眼看着要卖光了还不住道歉。
“后面的兄弟姐们儿,对不住,对不住!都卖光了!谢谢大家给咱捧场!”
“小伙子,你这真败家啊……”
“败家啥?!我稀罕这老板,爽快!咱不挣钱也不能叫那小人挣了钱去!老板,下回有人降价我也来你这买!”
“是,我可看在眼里头呢,今天免费送也都是新鲜做的,分量也不小!”
除了被顾云深一一分析出的几点,今天的免费送,更相当于给沈寅初的小吃摊打了个免费的广告。
一些之前舍不得买小吃的围观群众,这次尝了尝,也准备着一天攒个几毛钱来买上一份。
沈寅初笑着一一道谢,米饭土豆泥用光了之后,甚至还给排队的小孩一人拿了一个鸡蛋。没排到的人,看着老板这么大方,也不好意思说什么。
这年头的闲人可不多,矿里医院都是七点半上班,沈寅初的饭包也卖光了,七点钟的时候,小广场又恢复了安静。
“哥,真爽快!下次还这么整吗?我看王二成吃瘪,不挣钱我也爽快!”
老四早就看见王二成灰溜溜地走了,擦了一把脸上的汗,帮他哥收拾起来。
“爽快?大把撒钱可不是爽快?”沈寅初瞥了老四一眼,“回家准备中午的,中午再挤兑他一回,今天就收摊。晚上你辛苦一点,过来看看王二成还摆摊不,要是摆摊你就嚷嚷他的材料都是早上就剩下的。不过你自己注意点安全,别让他揍了。”
“哥你放心!”老四拍着胸脯保证,“哥你咋不看我比他高一脑袋呢?他还能揍得了我?不过哥你干啥去?”
“我?”
沈寅初笑了笑:“我当然是回望山屯,抄他老底去啊!”
今天王二成的摊子提醒了他,与其被人抢生意,还不如自己和人联合起来占领市场。
只不过,能够一起联手赚钱的,必须得是听他话的人才行!打服了王二成,不光是为了给将来要抢生意的人杀鸡儆猴,更是为了给接下来的合作伙伴一个警惕。
听他话的,才能有钱赚!不然就像是今天的王二成,他豁出去自己不赚钱,也得让他的饭包臭在锅里头!
第13章
中午忙完,沈寅初顾不上疲乏,又赶到了望山屯。
望山屯位于上冈市旁边的砬子山上,离市里虽然近,但是因为在山上,没有其他几个村富裕。
不过,正因为在山上,土壤又偏于沙土,上冈市的香瓜和土豆倒是远近闻名。比不上靠着矿里的几个村,倒也能自给自足。
沈姓是屯子里头的大姓,凡是姓沈,几乎都沾亲带故的,村长老沈头也几乎相当于沈姓最能说得上话的族长了。
这次回来,沈寅初打得就是告状的主意,顺便还想把村长拉到自己的生意里头。
餐饮行业都是勤快活,少了人是断断不行的。这年月不像是后来那么人情冷漠,亲戚邻居之间来往得少。在通信交通都不太发达的时候,雇佣同村同姓人是个好选择。知根知底,也不怕人跑了找不着家里头。
后来叱咤全国的温州帮江浙帮,甚至是把饭馆开到国外的移民,多半都是靠着老乡一起走出去的。
“寅子回来了啊?”
“寅子,不是大妈说你,咋说不干就不干呢……”
应付了过于热情的村民,又嗯嗯啊啊地混过去各种问题,沈寅初直接来到了村长家里头。
村长家里是前后两间红砖房,院子里头又用水泥铺了路,看着极为敞亮干净,在这屯子里是头一份。
“寅子回来了啊?”
老村长正好在家看着小孙子堆雪人,看见沈寅初来了,站起来拍了拍衣裳:“听说你矿上……”
“是,我现在在小广场那摆个摊,挣得还不错,”沈寅初笑了笑,索性直接点题,“沈叔,不让我上屋里坐会儿?”
“你瞅瞅,我糊涂了!”
老村长本来以为沈寅初路过就是打个招呼,也没拿他说的挣得不错当回事——谁不知道老沈家那小子最是穷大方?
“天儿冷,上炕!你婶子没在家,咱爷俩炕上唠嗑。”
沈寅初在炕边坐下,脱了鞋盘腿坐上去——他不太习惯这么坐炕上,但是老沈头这人好面,不能不给面子。
“暖和,我这紧赶慢赶回来,半道上这大风刮的啊,可冻死我了。”
“那是,三天没风,不叫上冈!咱这地方啥都好,就是风忒大,”老村长烟瘾上来,正要拿烟叶,沈寅初赶紧一包红塔山掏出来,“哟,寅子你这烟不错啊!”
沈寅初给老村长把烟点上,只抽出来一根的整盒烟直接放在炕桌上没往回揣,有这么一出,老村长脸上的皱纹都柔和了不少。
“咋这么着急就往回跑?”
沈寅初也不跟老村长转弯子,王二成在村里头是外姓人,平时又得罪过老沈头家的三个小子,没什么可以顾忌的。
“沈叔,我可是叫人给欺负了,来找你做主了。”
“你这话说的……我这老头子就是村里头大家客气,叫我当当村长,还有啥我能管的。”
村长没客气,直接把烟盒揣兜里了,嘴上却说得滑溜:“你小子可算是从咱们屯子出去了,娶了老师,还住市里了,俺这糟老头子哪有那能耐给你做主?”
沈寅初端起来茶缸子吹了吹,喝了一口,这一路赶回来,可把他整个人都冻了个透心凉。在火烫的炕上坐了一会儿,这才缓过来。
“沈叔,我在市里头摆了个小摊子,这事儿你知道吧?我不瞒你说,还挺挣钱的,咱这地方人富裕,舍得买吃的。”
“嗯嗯,对,你小子脑瓜子灵活,挺好,”老沈头没太当回事,这沈寅初以前就穷大方,说不准是没赚钱硬撑,“不过,市里头的摊子……你沈叔哪能管得上?”
“我这趟回来,除了有事儿找沈叔你之外,还准备找俩人回头去给我帮忙去。你说,都是开工钱,我干啥不找咱自己村里头的人?是不是?知根知底的,也肥水不流外人田啊!”
之前老沈头还没什么反应,听了这话,他端起茶缸子喝了一口,佯装不在意地问了一嘴:“对,老沈家自己人用着也放心,你准备给开多少钱啊?”
“要是找外人啊,那我也就给个四五十块钱。咱这小摊不像是那大饭店,要求溜光水滑的小姑娘上菜,咱这只要能干活都行,活也不累,就是做饭收拾。一个月,我准备给开六十块钱,到时候直接住我店里头,吃住都包。”
老沈头手上的动作停了。
六十块钱!
虽然城里头工资已经涨到二三百了,但是村里头跟城里头可不能比,工农剪刀差,农业税又高,地里刨食儿的农民挣得要比工人少得多。
lt;/divgt;
lt;/div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