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穿越重生>抢救大明朝> 第2267章 怎么还有天地会?

第2267章 怎么还有天地会?

  托了朱和壕的福,朱慈烺马上就要和张献忠成为亲家了!
  不过他并不会感到惊讶,更不会反对这事儿。因为他自己老早就是李自成的好女婿了——也不知道李自成这辈子是不是找大夫治好了隐疾?上辈子没有儿女缘的李自成,这辈子居然和他的侍妾邢娘子生了三儿三女。朱慈烺在崇祯三十年的时候,不知怎么就对这事儿感到好奇,于是让李自成带着家眷到上海十间堂一起过大年。结果就看上了人家的小女儿李月娘!
  当然了,朱慈烺并不是因为好色才看上李月娘的,虽然这李月娘长得的确非常漂亮,一点都不像李自成......不过这并不是朱慈烺把李月娘纳为侧妃的原因。他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在崇祯三十年的时候,藩王把辅臣的女儿纳为王妃或侧妃的事情早就成了风。
  而且崇祯皇帝也鼓励儿子们怎么干——儿子在国内当猪养的时候,皇帝老子担心儿子勾结权臣谋朝篡位,当然不能允许他们和大臣联姻了。可是现在皇子早晚出国打拼,哪儿能没有亲族心腹跟随?所以崇祯是鼓励自己的儿子们搞君臣联姻的。
  而这个李月娘似乎遗传了父亲李自成的不孕不育症,跟朱慈烺快八年了,都一无所出,不过这也方便了她跟随朱慈烺东奔西走。这会儿她就一身戎装,骑马走在朱慈烺的身边,好一副忠心护夫的模样。
  朱慈烺也和她们一样,戎装板甲,腰里挎着弓箭长刀,一副出征打仗的模样儿,走在浩浩荡荡的行军队伍当中。
  庞大的行军队伍是由崇祯皇帝的帐前骑兵,朱慈烜的怯薛安答,朱慈炯的近卫赤备,朱慈照的安南北府骑兵,朱慈烽的花剌子模骑兵,朱慈灿的布哈拉骑兵,朱慈烁的塔吉克骑兵等部,以及另外二十多个领有万户王庄的大明亲王的护卫骑兵组成的,总数不下三万!而且还都是板甲骑兵或胸甲骑兵,还是一人双马,还都是好马。
  光是这些骑兵要是穿越到三十九年前,平辽灭奴都用不了五年,有五个月就足够了!即便在今天,三万板甲骑兵和胸甲骑兵依然是一支强大而且昂贵的武力!
  只是这些骑兵当中,属于朱慈烺的仅仅只有一百余骑,还包括他自己和李月娘、哈斯其其格、德川通(她是在崇祯三十八年冬从日本赶到北京的)......没有兵权啊!
  朱慈烺看着周围浩浩荡荡的骑兵,只得长叹了一声,看来这崇祯皇帝是要抓兵权抓到死了。自己就算当了皇帝,也没法把兵权抓到手里......既然兵权很难抓到,那么就只能把议会牢牢的抓住了!
  议会......应该就是玩银票政治吧?朱慈烺心想:只要能用银票解决的事情,就不是什么大事了!
  他正想到这里的时候,身边的李月娘忽然叫喊了一声:“千岁爷,开平,开平城到了!”
  开平城......朱和壕的城!朱慈烺心说:土豪儿不会逆子的,他一定是听话的好儿子!
  所以他的兵,就是我的兵!
  想到这里,朱慈烺就在马镫上站了起来,向前方望去。就看见远方的阳光下,开平城高厚坚实的城墙,透出了一股子雄浑之气,似乎预示着一个坚不可摧的帝国,即将在开平之会中诞生。
  ......
  所谓的开平之会,实际上就是一场制宪会议,不仅是大明朝的制宪会议,同时也是大蒙古、日本国、安南国、马六甲国、暹罗国、朝鲜国等一众大明同宗友邦和藩属国的制宪会议。
  因为在17世纪,大明依旧是东方世界中领袖群伦的国家!特别是崇祯中兴以来,大明帝国在声威,甚至超过了朱元璋生前的时代。
  所以大明的重大变革,必然会被下面的一群小弟模仿。更何况这些小弟,大部分都已经姓朱了......
  因此这场开平制宪会议不仅是华夏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和重大关口,同样也是东亚、东南亚历史上的一次重大,甚至是最重大的事件。
  而在崇祯三十九年三月初八这一天,坐在燕王宫的承运殿的御座边上的朱慈烺(御座是崇祯在坐,大殿上还有朱慈烜、朱慈炯、朱和壕三人有座位),却听到了一个让他哭笑不得的建议。
  “这个咱们大明的库里台大会既然是要经常召开的,就应该有个专用的名称。臣和卢首辅、魏次辅,还有国子监的夏祭酒,京师大学堂的纪堂主(大学校长就叫堂主),应天大学堂的郑堂主他们都反复商量了,一共准备了两个好名称,一个叫议政王大臣会议......”
  正在说话的是个人高马大,膀大腰圆的黑脸壮汉,乃是当世巨儒(比大儒更大),西衍圣公孔胤正。据说这个西衍圣公学问很大,最善以德服人。
  他在西域弘扬儒家学说的时候,常常会剑不离手,枪不离身,然后和颜悦色的与人辩法。每次总是能说服对手......
  “不好,不好!”
  居然有人敢说西圣公孔胤正的建议不好!这个当世巨儒条件反射一般伸手往腰里摸,摸了个空以后才想起来自己是在参加一个什么制宪会议。
  他这才抬头一看,发现那人居然是太侄朱慈烺......
  朱慈烺连连摇头:“议政王大臣会议不好......奴贼的那个皇阿玛会议的正式名称好像就叫什么议政王大臣会议!”
  大明的议会可不能搞成“阿玛会”,这要都是阿玛了,以后自己还怎么当皇帝?
  孔胤正连忙道:“千岁爷,臣等还准备了另一个名称,叫天地会!”
  “什么?天地会?”朱慈烺愣了又愣,“这什么名儿?谁想出来的?”
  “千岁爷,这是臣提出的。”回答问题是应天大学堂的堂主郑森。
  应天大学堂是在应天太学的基础上进化而来的一所新式综合性大学堂,和上海的石井大学堂、中西大学堂,无锡的东林大学堂,扬州的广陵大学堂并称东南五大学堂。
  这五大学堂都得到了朱慈烺的鼎力支持,不仅赞助了大量的办学经费,而且还为它们从全国乃至全世界搜罗好老师。还为了让这些学堂得到优质的生源,朱慈烺还在所管辖的四个省投资开办了上百所新式的中学堂和小学堂。
  不过世界上没有白拿的赞助,朱慈烺花费巨资办学,自然是想将这五所大明最好的大学,变成自己的人才培养基地。
  17世纪最宝贵的,还是人才啊!
  所以这五所大学堂的堂主,也无一例外的变成了朱慈烺的心腹。
  而朱慈烺的大舅哥郑森现在就是五所大学堂中规模最大,并且还是很有来头的官办大学堂的应天大学堂的堂主。
  可别小看这个“堂主”,因为现在的大明科举偏重格物,所以进士多半出自大学堂。而且大学堂的毕业生即便考不上进士,也能得到“征辟”为官的机会——包括朱慈烺在内,所有成年的皇子都需要班底,而征辟则是他们选拔人才,组建班底的重要方法。而为了确保征辟对象有点真才实学,就得看大学堂的文凭了……
  所以郑森的堂主之位有多重要就可想而知了。
  “千岁爷,”很重要的郑森对朱慈烺道,“臣等以天地为此议政之会命名,乃是突出其重要地位……此会所议者,乃是天下地上的一切要务,因此名天地会!”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