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都市言情>我为国家修文物>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26节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26节

  很快,沈德潜就写下了《消夏十咏·其二·蝉》:
  “何处咽笙簧,千林曳响长。怀秋予有意,入夏尔偏忙。
  暂息缘朝雨,群兴噪夕阳。中郎精博物,琴韵识螳螂。”
  这首“和”诗,不仅在诗意上,而且在题材乃至风格上,均与“唱”诗保持了一致,可以说是相得益彰。
  没过多久,沈德潜便完成了《消夏十咏》唱和诗。
  除了其二以蝉为题外,之后的八首和诗则分别以扇、蛙、萤、冰、月、雨、瓜和蛩为题。
  写完之后,沈德潜又得意一笑,就像一只偷到了鸡的老狐狸一般。
  沈德潜的诗作很快便呈送到了乾隆皇帝的案上。
  乾隆皇帝细细地品过之后,满意之情溢于言表,他轻拍着桌子笑道:“德潜,真乃江南老名士也!”
  沈德潜呈上诗作之后,等了几日,没听到宫里有什么消息传来,心下不免有些惴惴。
  “皇上莫非不喜?”
  不过,翰林编修的工作颇为繁琐,一忙碌起来,沈德潜便没时间胡思乱想了。
  又隔了几日,沈德潜又接到了乾隆皇帝的和诗任务。
  “看来皇上不是不喜,而是国事繁忙,一时无心作诗罢了。”
  沈德潜身在翰林院,接触机密文件的机会比以往多了不少,当然也知道如今国事甚多。
  乾隆七年(1742)入夏以来,南方多雨,山水暴发,黄淮交涨,湖水漫溢,河道决口,致使江苏、安徽等多省田园庐舍被淹,夏麦、秋禾无收,人畜死亡难计。
  淮北盐场、荡地、盐池尽被水淹,灶户停扫。扬州一带中产之家至极贫之户,俱都流离四散惨苦万状。江苏、安徽两省灾民有数百万之多。
  乾隆皇帝闻报,焦急万状,正想尽办法赈灾救民,哪有什么心思作诗取乐。
  如今他又让沈德潜和诗,想必是受灾之地燃眉已解。
  “既然皇上忧心,那便要作一首好诗,好为皇上稍解烦忧。”
  沈德潜如此想着,便看了看“唱”诗——《问柳絮》:
  “惯能迷客眼,偏解污花心。借日糊天暗,因风卷屋深。
  镜浑圆水面,雪聚小墙阴。触处成憎厌,何如在故林。”
  “皇上果然是愁绪难消啊!”
  沈德潜微微一笑,提笔写下了“和”诗——《柳絮答》:
  “故枝多眷恋,薄质岂无心。奈可稊全脱,而当春复深。
  沾泥成梦幻,认雪是陶阴。识得原无住,何殊坚固林。”
  沈德潜原以为这首《柳絮答》,应该能让乾隆皇帝心意稍解,不料第二日一早,乾隆皇帝又送来了一首“唱”诗!
  “皇上这是要考验我?”
  沈德潜哭笑不得,只能继续写“和”诗。
  殊不知,此刻的乾隆皇帝早已对沈德潜的和诗能力大为赞赏,并认为让沈德潜屈居翰林院,实在是太大材小用了!
  而实际上,乾隆皇帝心里面已经打定了主意,准备将沈德潜调到身边,做他写诗的众多“枪手”之一了!
  乾隆八年,沈德潜升为左中允,不久又升任侍读、左庶子,之后又升任从四品的侍讲学士,充日讲起居注官。
  日讲起居注官是干嘛的?
  跟在皇帝身边记录皇帝言行录的呀!
  这下子,给皇帝做“枪手”就更方便了。
  短短不到一年工夫,沈德潜就从一个“副处级”干部变成一个“副市级”干部!
  其升迁速度之快,简直就像吃了炫迈一样,根本就停不下来!
  第40章 以诗始,以诗终
  沈德潜升任从四品的侍讲学士之后,除了隔三差五地给翰林院庶吉士们讲学一场之外,便是偶尔为乾隆皇帝和和诗,有了大把的空余时间。
  有了空余时间,沈德潜便开始思考一件事。
  他早年曾师从叶燮学诗,作为叶燮门人,论诗主“格调”,提倡温柔敦厚之诗教。
  在诗学一道上,沈德潜很有造诣,为康乾以来拟古主义诗派的代表人物。
  但想要将“诗教”这种诗词创作的思想传扬出去,光靠一首首的诗作是不行,必须著书立说,形成完整、系统的诗学理论。
  如今,他官居从四品,可以说是春风得意、功成名就了。
  作为一位文人,或者更准确地说,是诗人,他已经有了著书立说的资格。
  沈德潜思来想去,最终决定从探寻诗歌之源的方式入手,通过选诗、注诗和评诗阐扬“诗教”,倡导“风雅”。
  他开始选编《古诗源》。
  至于为什么要选编《古诗源》,沈德潜自有自己的想法,他认为:“诗至有唐为极盛,然诗之盛,非诗之源也。……则唐诗者,宋、元之上流,而古诗又唐人之发源也。”
  意思是,诗歌到了唐代时,已经达到了极为昌盛的地步,因此唐代并不是诗歌的源头。
  宋代、元代的诗歌都不如唐诗,而唐朝以前的诗歌,才算得上是唐诗的发源。
  因此,沈德潜需要翻阅大量唐代以前的古诗集,也幸好翰林院后院的藏书库中有历朝历代大量的藏书,这也为他提供了选编《古诗源》的基础。
  就在沈德潜埋首故纸堆里,潜心选编《古诗源》之时,乾隆皇帝又要下江南了。
  下江南,也算得上是乾隆皇帝的爱好之一吧,只比写诗差了那么一点点。
  作为宠臣,沈德潜当然是乾隆皇帝钦点的随行人员之一。
  乾隆下江南,是大家最耳熟能详的桥段了,在电视剧里,他经常带上三两个人,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但实际上,乾隆是最好面子,也最讲究排场的皇帝,他下江南必然带着整套的出行仪仗,随行人员多达两千多人。
  像那种电视剧里,乾隆下江南微服私访,还被贪官污吏关进大牢里的情节,纯属扯淡。
  浩浩荡荡一行人,从紫禁城南下,来到杭州府时,已经是冬天了。
  这一日,乾隆皇帝兴致颇高,带着一帮大臣游西湖。
  看到漫天飞舞的雪花时,乾隆皇帝忽然诗兴大发,顿时张口就来:
  “一片一片又一片,三片四片五六片。七片八片九十片……”
  众大臣站在乾隆皇帝的两侧,正准备等他念完诗后,大声叫好呢,结果乾隆皇帝卡壳了!
  乾隆皇帝正尴尬着,心想:完犊子,这下子要在臣子们面前丢人了!
  众大臣也一齐发愣:皇上怎么了?最后一句念下去呀,我们正等着拍龙屁呢。
  就在这时,有一个老者颤颤巍巍地站出来,赞道:“皇上高才壮采,所作之诗,寓意无穷,回环流转,畅然不息。令老臣茅塞顿开,诗意顿生。请皇上恩准老臣狗尾续貂——飞入梅花都不见。”
  这老者不是别人,正是“想皇上之所想,急皇上之所急”的沈德潜!
  乾隆这首诗,前三句平淡无奇,加上续上的这第四句,这意境顿时就深远了起来。
  众大臣这才醒悟过来,原来皇上是卡壳了呀!
  于是,连忙纷纷恭贺乾隆皇帝,又作得一首妙诗。
  与此同时,众人心中也在暗自懊恼,自己怎么就没这么激灵呢,续上一句诗又有什么难的,偏偏自己就没这个悟性,又让沈德潜抢了先。
  乾隆皇帝的龙屁被拍得很舒服,心里对沈德潜更是欣赏。
  这老头,不仅文采斐然,而且察言观色的功夫也很了得啊!
  回到紫禁城之后,沈德潜又重新伏案选编《古诗源》,乾隆皇帝每有诗作,也会命其和诗,每每都能让他龙心大悦。
  乾隆十一年(1746年),沈德潜所选编《古诗源》已经大功告成,全书共十四卷,上溯先秦,下迄隋代,录诗七百余首。
  在这部选编作品中,沈德潜崇尚雅正,故尤重作品的风骨,提倡自然,反对雕琢。
  他评曹操诗“沈雄俊爽,时露霸气”,评左思诗“拔出于众流之中,丰骨俊上”,评庚信诗“悲感之音,常见风骨”。
  这些诗人中,沈德潜最推崇陶渊明的“无意为诗,斯臻至诣”,他说:“陶诗合于自然,不可及处,在真在厚;谢(灵运)诗追琢而返于自然,不可及处,在新在俊。”
  《古诗源》编校完成之后,即付刊印。
  因沈德潜在朝中身处高位,诗作又受到乾隆皇帝的赏识,常出入禁苑,与乾隆皇帝唱和、论诗,《古诗源》甫一面世,即受追捧,一时间竟洛阳纸贵。
  沈德潜亦是老怀开慰,喟叹道:“吾之诗学,能传扬于世,何其幸也!”
  《古诗源》诸事皆毕,沈德潜便向乾隆皇帝乞假归葬。
  乾隆皇帝不仅给他三代都加封典,还赐诗一首,其中有一句是:“我爱沈德潜,淳风挹古福“。
  乾隆皇帝对沈德潜的荣宠众所周知,但一言不合就表白那也是没谁了。
  在古代,皇帝题词就不得了,何况还特地写诗相赠呢?
  这件事在当时,就引起了“文艺界”大震动,当时歌咏其事的不知凡几。
  乾隆十二年(1747年),沈德潜回朝之后不久,便被任命在尚书房行走,又擢礼部侍郎,正二品大员。
  沈德潜一而再,再而三地获得破格提拔,这让朝中大臣们颇为微词。
  乾隆皇帝为此还专门颁谕,特别指出,他是因沈德潜诚实谨厚,且怜其晚遇,才特别加恩,以鼓励老成积学之士,并非因进诗而优擢。
  但这好像不能服众,毕竟沈德潜政绩平平,如果不是因为诗写得好,还兢兢业业为乾隆校刊《御制诗集》,为诗润色,怎可能受此荣宠呢?
  一个“枪手”做官做到这份上,只怕死了也会笑出猪叫声来吧?
  八十多岁时,沈德潜因为老迈不堪,辞官回故里。
  乾隆皇帝颇为不舍,这么好的一个“枪手”,还没有给朕写出更多的诗来呢,怎么就走了呢?
  虽然不舍,乾隆皇帝依旧恩准了。
  还为沈德潜加礼部尚书衔,长孙赐举人,获准在沧浪亭北面建生祠……
  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沈德潜寿终正寝。
  乾隆皇帝感怀不已,追封沈德潜为太子太师,赐谥文悫(què),入贤良祠祭祀,乾隆还亲自为他写挽诗,荣极一时。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