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都市言情>我为国家修文物>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364节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364节

  这些猜测,唐伯虎和徐经自然不会知道。
  晚上唐伯虎和徐经回到客栈后,正准备休息,一名仆从满脸惶然地闯了进来,大喊道:
  “少爷,少爷!大事不好了!”
  “慌什么慌?”
  徐经脸一沉,训斥道,“有事且慢慢道来,慌里慌张的,成何体统?”
  “少,少爷,大事不好了。”
  仆从受了训斥,也只是声音变小了一些,他的脸色依旧有些发白,说道,“外间都在传,江阴富人徐经贿金预得试题!”
  “胡说八道!”
  徐经心里“咯噔”一下,随即冷笑道,“我倒是想预得试题,可也得有门路啊!”
  唐伯虎也是皱了皱眉,没有说话,但心里面总有点不妙的感觉。
  到了第二天,这种传闻越传越广,甚至还有人上门还问,这上门来问的人,自然被有些恼火的徐经仆从打了出去。
  这整整一天,徐经和唐伯虎都没有像往常一样出门,而是躲在了客栈里。
  “这谣言愈演愈烈,若是传进了宫中,这可如何是好?”
  徐经有些烦躁地在院子里走来走去,他不怕有谣言,就怕这谣言让宫中的那位信以为真,那就惨了。
  唐伯虎依旧一脸平静,淡淡地说道:“空穴来风,又有何惧?”
  两人正聊着,徐经的仆从又慌里慌张地跑了进来,大叫道:
  “少爷,不好了,不好了!”
  “慌什么?!”
  徐经大怒,都说了不要慌乱,有事慢慢说,这仆从怎么怎么教不会?
  “你给我氵……”
  他一个“滚”字只说了半个字,就生生地止住了,因为他看到一群身穿直身、脚踏皂靴、头戴圆帽的锦衣卫忽然冲了进来,其中一名身穿褐衫的锦衣卫头领冲上前来,喝道:“将徐经和唐寅带走!”
  徐经和唐伯虎二人脸色吓得发白,怎么无端端的,就招来了锦衣卫?谁不知道锦衣卫的手段?
  看着一群如狼似虎的锦衣卫围了上来,本就手无缚鸡之力的二人没有丝毫反抗,直接就被带走了。
  唐伯虎被带出门时,还看到客栈外面,一群人躲得远远的,在那里指指点点,窃窃私语。
  “看,那就是唐伯虎,肯定与主考有勾连了,否则,何须出动锦衣卫?”
  “啧啧啧,这一去,就不知何时能出来喽!”
  “胡说八道,唐伯虎诗名传天下,他还用得着买题?定是有人诬陷!”
  “没人说唐伯虎,说的是徐经,徐经和唐伯虎交好,他买了题,能不给唐伯虎看?”
  “……”
  唐伯虎和徐经两人对视一眼,神色凝重万分,事情原来比想象得还要严重得多!
  事情当然要比他们想象中要严重得多。
  “江阴富人徐经贿金预得试题”这一传闻在顺天府甚嚣尘上之时,户科给事中华昶(【chǎng】)听说这事之后,顿时大怒,立刻写了奏疏,弹劾主考程敏政鬻(【yu】)题。
  皇帝朱祐樘(【chēng】)敕令程敏政不得阅题,其所录之卷,由大学士李东阳会同其他试官进行复审,结果证明徐、唐两人皆不在录取之中。
  鬻题之说,虽属子虚乌有,但京师舆论仍喧哗不已。
  朱佑樘为了平息舆论,便再次下令,让锦衣卫将徐经、唐寅提来审讯。
  在锦衣卫衙门里只待了一天一夜,唐伯虎便好端端地出来了,只是这一天一夜的时间里,让他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不寒而栗。
  事情果真如徐经所说的那般,传到了宫中那位的耳朵里去了,锦衣卫将他和徐经都提来以后,便开始分开审讯,问的就是他和此次顺天府会试主考程敏政之间是否有勾当。
  当然没有勾当!
  我唐伯虎诗名满天下,还需要找主考官打探考题不成?
  如果一定要说有,那就唐伯虎抵达京师之后,便用了一个金币向程敏政乞文,准备拿来送给乡试时的座主梁储而已!
  这又算得上什么勾当?!
  “也不知徐直夫回来了没有?”
  唐伯虎忽然想起了徐经,便匆匆忙忙往客栈里赶去。
  回到客栈以后,他才发现徐经也早回来了,一看见他,便连忙迎了上来,连连摇头叹息,“谣言害死人啊!”
  “人没事就好。”
  唐伯虎看他人好好的,也是松了一口气,“锦衣卫的衙门,可是好进不好出啊。”
  他一直都跟徐经住在一起,自然也是知道徐经并没又“预得考题”,他只是拜访了一下程敏政,送了一份见面礼而已。
  想到这谣言都惊动了皇上,唐伯虎的脸色又难看了起来,叹了口气,道,“此次春闱,怕是悬了。”
  何止是悬了,两天之后,当消息从宫中传来时,唐伯虎和徐经两个人都惊呆了。
  为了平息舆论,尽管鬻题之事查无实据,皇帝朱佑樘仍旧下旨,以唐寅曾用一个金币向程敏政乞文、徐经曾送见面礼为由,将两人削除仕籍,发充县衙小吏使用。
  主考官程敏政则罢官还家。华昶因奏事不实,也遭降职处分。
  更惨的是结局。
  程敏政归家之后,愤郁难平,不久之后便发疽而亡。
  徐经则闭门读书,并作《贲感集》以明志,至公元1505年明孝宗死,徐经一心盼望新天子的赦令,希望再返科举仕途。
  次年,徐经北上京师探听消息,但因科场失意后体质一天比一天差,不胜旅途劳顿,至京便卧病于永福禅寺,于正德丁卯(公元1507年)客死京师,归葬于江阴砂山,年止三十有五。
  唐伯虎则耻不就吏,从此丧失科场进取心,游荡江湖,埋没于诗画之间。归家之后,他筑室“桃花坞”以自娱,并写出了名传天下的《桃花庵歌》。
  唐伯虎晚年生活穷困,一直依靠朋友接济过活。
  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唐伯虎病逝,时年五十四岁。
  第509章 看起来不难
  看到这里,向南缓缓收回了“时光回溯之眼”,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唐伯虎的一生,除了早年父母健在时还算平和之外,之后的生活可以说就是一个字——惨。
  他哪里有过电影、电视剧里面所演义过的那么风流倜傥、潇洒不羁?
  他不仅没有那么风流潇洒,更没有点过秋香。
  事实上,明朝历史中还真有过秋香这个人,而且跟唐伯虎生活在同一个时代。
  秋香,真名叫林奴儿,又名金兰,秋香只是她的号。
  秋香,亭中人氏,出身官宦人家,因为她是独养女儿,故被父母视作掌上明珠。
  秋香自幼聪明伶俐,熟读诗书,且酷爱书画艺术,可惜未到及笄之年,父母就不幸双亡,秋香由伯父领养。
  不几年,伯父见秋香已长成姿色娇艳的窈窕淑女,便带她到南都金陵。
  当时的南都,腐败不堪,秋香因生活所迫,只得在声色场中作官妓,美貌聪慧,冠艳一时。
  后来,秋香脱籍从良。
  秋香擅长绘画,据明代《画史》中记载:“秋香学画于史廷直、王元父二人,笔最清润。”
  在《金陵琐事》中,还记载了秋香曾经向唐伯虎的绘画老师沈周学过画画。
  沈周是明代相当著名的大画家,曾为秋香画过一幅丹青画,写过—首词。
  据传,秋香从良之后,有老相好想和她再叙旧情,她画柳于扇,题诗婉拒。
  秋香虽与唐伯虎生活在同一个时代,但据考证,秋香生于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比唐伯虎足足大了20岁,唐伯虎16岁出道时,就根本不可能与金陵秦淮河畔的秋香相遇而产生感情。
  由此可见,“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只不过是后人把一些才子佳人的风流韵事,附会到他们身上罢了。
  “看”过了唐伯虎悲惨的一生,向南的心情也不免有些受到影响,略微有些低沉,他看钱昊良正在专心修复保养古画,也没打扰他,出了门来到贾昌道的办公室,准备来取纪录片的脚本。
  贾昌道难得清闲,正坐在办公室里泡功夫茶,看到向南来了,便笑着招呼道:
  “向南,来,一起喝会儿茶。”
  等向南在对面的椅子上坐下后,他已经烫好了一个杯子,倒了一杯茶放到向南的面前,然后说道,“听说你之前去了一趟米国,带回来了好几件国宝级文物?”
  向南正好有点口渴,一口就喝掉了茶水,说道:
  “嗯,就一幅《王羲之观鹅图》和一对唐三彩骆驼比较贵重一些,分别捐给了金陵博物院和魔都博物馆了,剩下的几件都不怎么样,我随手就给处理掉了。”
  “这就是你的不对了。”
  贾昌道又给他续了茶水,这才说道,“有好东西也要紧着京城故宫博物院嘛。”
  “京城故宫博物院的好东西还少了?”
  向南笑了起来,指了指仓库的方向,说道,“那里面也不知道堆了多少数百年也不见得能晒一回太阳的宝贝,小心发霉。”
  这话一点也没说错,故宫博物院馆藏各类文物总数高达180万余件,其中的珍贵文物就有168万余件,一般文物11万余件,标本7577件,涵盖了几乎整个古代华夏文明发展史和几乎所有文物门类。
  金陵博物院馆藏文物才多少?
  金陵博物院馆藏文物总数43万余件,其中珍贵文物37万余件,珍贵文物数量位居全国第二,仅次于京城故宫博物院。
  京城故宫博物院这个第一,远远超越了排名第二的金陵博物院,珍贵文物是金陵博物院的4.5倍之多,它的藏品数量之巨,由此可见一斑。
  都已经有这么多珍贵的馆藏文物了,连他手上的这么一两件文物都想着要据为己有,这让向南颇有点无语。
  “哈哈,国宝级文物,谁会嫌多?”
  贾昌道也就是随口这么一说,可没真的想要向南手里的文物,就算博物院这边真想要,那也不是他该负责的事,他只负责文物修复这一块。
  “我听人说,你还打算搞个文物修复培训班?”
  “这你也知道了?”
  向南有些吃惊,这事也就是前段时间在荆楚时,他跟几个资深修复师透露了一下自己的想法,没想到这就传到京城来了。
  这消息也传得太快了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