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综合其它>基建高手在红楼 完结+番外> 基建高手在红楼 完结+番外_521

基建高手在红楼 完结+番外_521

  贾放就没办法了:大家都是成年人,也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是?
  第二天桂遐学来找贾放的时候,水宪不在。桂遐学一脸惭愧,说:“贾子放,我昨儿没听你的话,跑到交界区去做‘试验’了。”
  贾放没好气地道:“结果如何?”
  桂遐学见他也好奇这结果,登时来了劲头,道:“可有意思了……我,我,我愣是没法儿躺下来。”
  贾放:……啊?
  按照桂遐学的说法,他每次都尝试在界线一旁坐下之后,倒向另一边。但每每还没让他躺下,就觉得有一股大力朝他推过来,将他整个人推过界线。
  桂遐学自然不死心,非得想个办法让自己能够稳定地身处界线两边,一时便颠来倒去,翻来滚去……如此一番,简直就是和这道“折叠空间”较上了劲。桂遐学虽然没有受什么伤,但是折腾够了回去一看,也是浑身青一块紫一块的。
  诚实地讲述了这段经历之后,桂遐学无奈地望着贾放,问:“果然还是他合适你一些。我么……不大老成。”
  贾放心想:这何止是不大老成?
  但是他还是诚恳地对桂遐学说:“其实我很羡慕你。羡慕你这份好奇心。”
  不知道是不是人越“老成”,那种对事物强烈的好奇心便会减小。贾放自忖没法儿像桂遐学那样,不顾一切地去验证一个心中的猜想,不考虑后果,也不畏危险。
  “这个世间非常非常需要你这样的人。”贾放郑重地说出他的结论,“我相信你,将来定然有大成就!”
  这个时空不可能仅仅靠他贾放带来的那一部分知识向前进步,整个社会都需要桂遐学这样的好奇宝宝。作为研究人员,这份好奇心和旺盛的精力、灵活的头脑一样,都是桂遐学的天赋。
  “只不过你以后如果能够再做试验的时候,尽量考虑一下别的方式,不要以身犯险,我就更加感激你了。”贾放说,“毕竟大家都很需要你。”
  桂遐学登时伸手到后脑挠挠,不好意思地笑笑,点了点头,道:“我晓得了!”
  说着他向贾放告辞,脚步轻快地离去,一路上偶然可能触及身上的伤处,便会龇牙咧嘴一番,却依旧昂扬着继续往前。
  贾放目送他的背影离去,恰巧水宪过来,问他:“将人安抚好了?”
  贾放点点头,很自豪地说:“我这边的人才水平相当不错吧?”
  水宪“哈”地笑了一声,道:“你别尽顾着自卖自夸,到时候被四殿下听说了,把你的人千里迢迢请到京中去他的格物学院,到时候你就等着哭吧!”
  贾放:……
  虽然他觉得他手下好些人都已经能够得上国家级别的研究人员水准,但一听说要被调到京里去,还是有些舍不得。
  于是他只好夸对方:“近日里我观你手下的那些工匠,也非常不错嘛!一个个都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不我试着给四殿下去一封信——格物学院比较注重理论,实践也不能放松,所以最好能设的一个工学院,专事研究各种工业技术,你觉得怎么样?”
  水宪便盯着他,长长久久地,目不转睛地,极其专注地盯着他,盯到贾放心里发慌,最后只能小意认怂:“罢了罢了,我再不自卖自夸,也不说什么工学院的事了。”
  水宪便极其得意且爽朗地哈哈一笑,然后一牵贾放的衣袖。两人并肩,到了贤良祠附近的山坡上,两人一处,望着正在热火朝天修建轨道的工地。
  水宪闲闲地问:“你上次说,发债的事情,怎么样了?”
  桃源寨这次要修建的轨道,共分两个部分。一是“桃源——小园”铁路小园段,以及桃源寨内部用于物资运输的几条短途轨道。第二条便是“桃源——武元”客运暨货运轨道。
  桃源寨的招商办事先已经完成了向小园工业园的询价——按照贾放与水宪事先商量好的,为了桃源和小园双向的健康发展,双方都必须本着公平交易的精神,以市场价格结算商品。
  毕竟亲兄弟都还明算账呢。
  询价的结果是,这两部分轨道的造价目前桃源寨的财政都能支持。
  但是贾放考虑到“桃源——武元”一线是方便桃源与武元之间相互往来的轨道交通,完全让桃源的财政支持好像也不大合适。再说他也很想搞一个南方地区工程建设的样板出来,于是便提了发“债券”的建议,让招商办去张罗去。
  “已经在办了。今天正好是‘债券’发售的头一天,干脆咱们去看看去。”
  负责发行“债券”的金融办就在山脚下,与日常的桃源集是一个地方。今儿不是赶集的日子,但是金融办的摊位门前就和赶集时候一样热闹。
  贾放与水宪赶过去,正好听见金融办的老涂在扯着嗓子大声说:“对,您理解的没错!这就是您借钱给桃源寨修铁路,修完铁路之后,用这铁路挣来的钱还您的本金和利息。”
  人群中登时有人大声问:“那谁能保证我一定能收回这些钱呢?”
  老涂大声回答:“由桃源寨的财政作保。”
  这声回答斩钉截铁,顿时把所有的疑虑都堵了回去。桃源寨的赚钱能力,连同贾三爷那点石成金的本事,谁不相信?谁敢怀疑?
  “给我来二两银子的债券!”顿时有人嚷了一声。
  围在金融办门口的大伙儿便一起哄笑出声。老涂只能苦着脸再次解释:“老乡,这次发的债券是五两一张的记名债券,三年期,年利八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