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穿越重生>战国侠义> 第252章 夜探秦营

第252章 夜探秦营

  就在他们对敌情做出最危险的推测时,邯郸城中却流起秦王屡败无功将要和谈的传言。
  如果这只是一般人的善意猜测问题还不算太严重,但朝中众臣也有这种观念就会松驰斗志、麻痹大意。
  从而给敌人造成可乘之机。
  数百日坚守毁于一旦,几十万妇孺老幼尽做刀下之鬼。
  鲁仲连急急赶到虞卿家一问,原来虞卿也听到这些传言,十分着急,立即就去平原府找平原君。
  而鲁仲连则认为目前最重要的是廉颇的心态,结果二人在廉颇府前不期而遇。
  得知廉颇警惕性很高,毫无懈怠之心后,这才告辞回去做各自的工作。
  鲁仲连回到薛琦那儿时,禽滑继等已出发了。
  对于这次行动他非常关心,但夜探敌营九死一生,岂能来去从容?
  鲁仲连这类人已达到喜怒哀乐不形于色的地步,所以只问了一句,便继续喝粥。
  喝完那碗粥,三人边聊边等。
  将近天亮,禽滑继三人才匆匆而归,相见一拱手:
  “幸不辱命,果然发现异常。”
  薛琦先站起来:
  “锅里还给你们留着点儿粥,我给你们热热去。”
  禽滑继一摆手:
  “不必,我们都吃饱了,还给你们带回点儿来。”
  说着扔下一个布袋子:
  “秦军的‘锅盔’,鲁师叔没见过吧?尝尝啥滋味。”
  “锅盔”是一种用粗麦面烙成的干饼,约一寸多厚,面盆大小。
  因为已经不含水分,又干又硬,是秦军作战时随身携带的口粮。
  不但可以长时间存放而不发霉变质,据说必要时还曾代替砖石罗列成抵御敌方弩箭的“掩体”。
  可知它的滋味如何。
  鲁仲连算是“年轻”的,用了大力才咬下一小块边咀嚼边笑:
  “怪不得秦人牙齿锋利胃口好,有这东西当磨石,吞进天下也消化得了哇。”
  不过,在已处于人吃人的环境下的邯郸,“锅盔”终是罕见的美食。
  薛琦只用舌头舔了舔,就放在一边:
  “我的牙可没那么好用。”
  大家都知道,他是舍不得吃,要留给孩子们,便也只咬了一小口,剩下的都扔到他身边。
  鲁仲连掸一下落在袍上的饼屑向禽滑继问
  “看到什么动静了吗?”
  以禽滑继等人的轻功,又保持着高度警惕,秦军的游动哨当然发现不了他们。
  利用夜幕和地形的掩护,很快就摸到秦营外,并且顺利地偷入营内。
  但秦营绵延近百里,随处都是军帐,对里面的情况也不熟悉,只得在缝隙间钻来钻去。
  但除了秦兵们的酣睡声,什么也听不到。
  应该抓个“舌头”。
  但营内的巡逻都是十人一队,距离紧凑,可见警惕性很高,戒备森严,无从下手。
  转了几转,“三星”过午,已过了三更半夜还是没有机会。
  费了这么大力气难道白来一趟?
  禽滑继好不着急。
  忽然,远处亮光一闪,隐约传来咴咴的马叫声。
  想必是马夫去添夜草,人不会太多。
  禽滑继大喜,忙悄悄摸进去,果然只有一个老兵站在槽边叨叨咕咕。
  禽滑继还不放心。
  让那两个弟兄绕到两旁察看再无他人,这才矮下身子膝行鹤步,无声无息地掩到马夫身后。
  他猛地站起,一手搂紧他的脖子,一手捂住他的嘴,拖到几堆草垛后;
  那两个弟兄也随后赶到,弄熄了灯笼,把匕首逼在马夫的腮边……
  可惜,马夫只管喂马,不了解重要机密,说不出什么有价值的重要情报;
  只知上边传令让大家做好准备,不久还要打大仗。
  禽滑继没时间再听他絮叨,匕首尖往前一紧,就要把他处理掉;
  马夫又怕又急,慌乱中竟又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
  “别,别杀我,听说后营正在造什么,攻城鹅车……”
  既然与攻城有关,就必须得听明白。
  遗憾的是,此时对俘虏却不能“宽大”。
  巡逻哨很快就会过来,一旦知道营内进来敌探,就要发出警报进行全营大搜捕。
  所以尽管老马夫涕泪交流地倾倒出所知道的一切,非常可怜,却还是得让这条“舌头”从此不再说话。
  三个人麻利的把他的尸体塞进草垛缝里,又奔往后营。
  因为秦王的“御营”就在附近,所以后边的戒备更加森严。
  尤其是秦王大帐和那个“建造营”,日夜都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
  值勤军官穿梭检查,与此无关的秦国军人,也不得随便接近。
  那个“建造营”被转圈儿的火把照得如同白昼。
  哪怕是一只鸟儿飞过去也会留下影子,很难不被发现。
  凭你有天大的功夫,除非会“隐身术”,休想靠近一步!
  可惜天下事,有利就有弊。
  秦王知道如此严防必能防止奸细混入,但明亮的火把,却使目标明显暴露。
  为禽滑继等密探机密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他们从远处就能看到建造营里耸立着一个个巨大的怪物。
  虽然看不清楚,但从巨大的外形上可以看出像是一只大鹅。
  很大一个身子上伸着一个长长的脖子,总体估计有几丈高;
  头上还横出一张“嘴”,身边似乎还有圆圆的轮子,难道这就是所谓的“攻城车”?
  样式确很新颖。
  禽滑继想再抓两个“舌头”问清它们的作用性能,可惜秦军的组织紧密。
  虽在夜间休息中也找不到疏落闲散的“孤雁”。
  天快亮了,再迟就难以出营,他们只得带着这个情报和一袋“锅盔”返回邯郸。
  虽只是看了个大概,鲁仲连却十分重视:
  “这肯定是秦军用于攻城的新式武器,从他们重视的程度就可以推断,必让咱们难以抵挡。
  薛大哥,您估计这会是什么东西?”
  薛琦摇摇头:
  “咱不是神仙,没学过能掐会算,不过它既然是工匠造出的,咱们的工匠大概也能参悟出其中的奥秘。
  老三,你把陈衡、李能几位木工匠都请来,咱们连夜研究。”
  禽滑继也曾学过木匠。
  按照禽滑继等人的描述,这些工匠先画了一个草图,再几经修改,它的轮廓就越加清晰;
  对它的特点也就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
  它既然用于攻城,其基本作用就相当于云梯;
  但它应该具有云梯所不具备的优点,能够避开城上的打击。
  那么它的这个“长脖子”就可能是一个被遮掩起来的云梯;
  所以称为“战车”,是为了能迅速运抵城下。
  “攻其不备”是战略战术中很重要的一点。
  很显然,秦军是在建造一种能够迅速进攻,又可以掩护攻城士兵受到打击的“新式云梯”。
  手艺人,或者现代称为“技术人员”,有一个特点就是彼此间能够融会贯通。
  就是在近代,谁家工厂创出一种新产品,只要被技术工人了解后,经过研究,他很快就能造出相同的东西。
  所以,当今市场上“假冒”、“山寨”产品屡出不穷,难以遏止;
  甚至,有的“仿造”,可能比原品还有改进,不见得就是“伪劣”。
  走题了,这跟秦赵之战无关,但赵国工匠弄明白了秦国发明的特点后,李能笑了:
  “有办法制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