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历史军事>旅明> 第697章

第697章

  骆养性这一瞬间已经在脑海里把徐本高的祖宗八代骂了个遍。无缘无故躺枪的骆养性,这时赶紧出列跪地谢恩,并且发誓要派人将所有案犯押回京城审一个水落石出。
  事情发展到这一地步,原本嚣张的文臣队列,眼看着气焰就消了下去。
  在场的都是老狐狸,从曹某人刚才的那内幕满满的言语和徐本高的反应中就能猜出来:私自在大明腹地江南调正规营兵攻打民宅这件事,大概就是真的。
  按道理说,这种可大可小的事,平日里大伙一使劲也就糊弄过去了。然而所有人都知道,这件事在今天是万万沾不得的。
  因为群臣知道,坐在御座上的皇帝今天原本就是来拉偏架的,结果居然冒出来如此大的一个把柄落在了皇帝手中……这个时候谁要是敢再上前胡说八道,那么一旦等金山卫那些蠢货军将和士兵被锦衣卫押回京城拷打一番后,到时候皇帝是一定会秋后算账的——话说谋反同党到底会是什么处置?
  ……
  当明中叶正德,万历这些皇帝在台的时候,朝堂上曾经出现过一种病态现象:文臣拼命上帖子怼皇帝,然后皇帝下令打臣子的廷仗,然后这位臣子就出名了,从此变成了士林大佬,刚正不阿不畏皇权的典范。
  这一招叫做“骗廷仗”。
  然而时至今日,这一套滑稽的东西早就施展不开了:晚明社会矛盾剧烈,政治环境早已从宽松变成了禁锢。和历朝历代末期一样,明末上至皇帝,下至臣子都变得残忍狠毒,政争中动辄家破人亡,朝堂环境日益恶化。
  所以今天在堂上的文臣们,一旦真被皇帝抓住了把柄,那一定不会有人跳出来骗廷仗的——崇祯会下令将此人活活打死。
  要知道崇祯在位17年,死在他手下的高官,辅臣1人,尚书4人,总督、督师7人,巡抚11人,其余侍郎以下的,被下旨用各种方式弄死的官员根本难以计数。
  所以这一刻朝堂上噤若寒蝉,再没有跳出来卖忠取直的文官,因为崇祯是真会杀人的。
  第476节 金殿撒泼(二)
  老朱家杀臣子是有祖传手艺的。
  朱元璋就不用说了。在后世,人们或许说不上老朱的其他功绩,但是清洗老兄弟,以及他创造出的剥皮楦草,瓜蔓抄这两个有深刻内涵动词,人们肯定是耳熟能详的。
  一个靠着发明杀官新模式在历史上留下字号的皇帝,那也是没谁了。
  接下来的朱棣也不是省油的灯。
  相当于重新开国的朱棣,面对大批忠诚度可疑的前朝官员,自然也是杀人如麻。
  这之后接班的皇帝就不行了。后来者首先面对的,是日益稳固的朝堂格局和日渐强大的士大夫集团——王朝前期社会矛盾少,底层人口繁衍速度增加,地主阶层的实力随之膨胀。
  其次,守成的皇帝们既没有开国的能力和锐气,也缺乏足够的政治声望。一句话,于国无功。你一个靠着血统上台的富n代,凭什么能大批杀人?于是到了明中期,皇帝在士大夫集团面前步步退缩,居然出现了骗廷仗这种滑稽剧目。
  文官的这种滑稽剧本别说朱八八了,就是在朱棣时代,那也是杀全族的下场。
  然后就是明末。
  到了这时候,情况又转到了另一种极端:社会矛盾总爆发,士大夫集团已经hold不住局面了,然后大家恰巧又遇到了一位能力不够,却一心要力挽狂澜的年轻皇帝。
  于是就悲剧了。
  发现自己接手的是一个超级烂摊子后,性格急躁的崇祯皇帝开始对官员动刀了。
  而这个时候,官僚集团同样没了底气——时局变成这副鬼样子,掌管具体行政,兼并天下土地,分赃国家税收的士大夫集团不负责,难道把锅扔给躲在宫里做木匠活的皇帝?
  崇祯上台后,一开始官僚们还是蛮高兴的,因为九千岁和阉党先被办了。
  然而当年轻皇帝发现局面不但没有改观,反而更加烂污,朝堂失去平衡不说,居然连京城都被鞑子围了……皇帝的怒火于是对准了台上这批人。
  从剐了袁崇焕开始,崇祯便毫不犹豫地举起屠刀,开始放飞自我,在无能狂怒的路上一去不回。
  这次的己巳之变中,除了直接被杀掉的袁崇焕,其余被皇帝直接和间接弄死的大臣,其实还有很多。
  大学士钱龙锡因袁案受到牵连被判为死罪,后来险险逃过一命,差点成了有明以来第二位被皇帝砍掉脑袋的首辅。此君之后被发配戌守定海卫,终崇祯一朝,两次大赦不得归。
  然而钱龙锡的命运还算是好的。
  己巳之变中,崇祯磔死了辽东督师袁崇焕,关死了兵部尚书王洽,三位郎中被乱棍打死。刑部尚书乔允升和大学士钱龙锡下狱论绞后减刑充军,继任韩继思削籍。
  蓟辽总督刘策、总兵张显世、山西巡抚耿如杞、总兵张鸿功以上四位大员问斩……
  像宣府总兵侯世禄这种被免职的,其实都已经算得上是幸运儿了。
  以上被崇祯直接弄死的大员,每一个身后都会有数量不等的中低级犯官陪死。像历史上被崇祯下令乱剑砍死的二五仔李际春等一帮永平投降官员,那都不算事,根本上不了台面。
  光一个己巳之变,崇祯就杀出了威风。
  崇祯收拾官员,是没有开国皇帝那么霸气的。朱元璋杀起人来不分文武,动辄抄家灭族,还要捎带隔壁邻居,所谓瓜蔓抄是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