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穿越重生>我在春秋不当王> 我在春秋不当王 第93节

我在春秋不当王 第93节

  只见祭先那张原本是有些森然的脸上,如今已成了铁青色。
  “诺。”
  李然躬身应了一句,而后又继续道:
  “其实,小婿有一事,此前未与岳父大人提及。在前去卫国的路上,其实,小婿于半路上曾又遇到了一伙歹人偷袭。他们口口声声说自己是鲁国季氏派来的,可其中领头的却分明是带着齐国的口音。”
  “小婿虽未去过齐国,但当时在鲁国,小婿所见过的齐人商旅也算不少。”
  “小婿不敢妄自推断这些贼人是否当真是季氏派来的,可既然其中有齐人参与,那这背后,毫无疑问,齐人都是于背后串联整个事件的重要一环。”
  “方才小婿业已说过,竖牛若不是与齐人勾结,想必他也不可能打听得到齐人正在筹措运粮之事。而季氏派来的杀手当中也同样出现了齐人,那小婿是否可以凭此判定,竖牛、齐人、季氏三方完全有可能是互为勾结的呢?”
  “因为只有这样,后来发生的齐国粮车被劫一事才能说得通。”
  其实事情进展到这里,李然对竖牛的整个计划早已是洞若观火。
  祭先听罢,不禁是诧异问道:
  “你是说,竖牛正是因为勾结齐人,所以才知齐人粮车的行程?而后半途劫夺,再嫁祸于你?”
  “世上记恨小婿者,绝不在少数,意欲置小婿于死地者,亦有二三。但这其中,能够知晓齐国粮车行程,并一开始便能以此做局的,只怕唯有孟兄而已了。”
  “而孟兄他,在暗害小婿失利后,便又立刻想到了劫夺齐国粮车,并以此妄图嫁祸于我。”
  “万幸,远在齐国的晏大夫也并非是个非不分之人。他深知此事背后疑窦丛生。”
  “所以,齐国方面才派了最以刚正不阿而闻名于世的田穰苴田大夫前来讨罪。而田大夫其实从一开始,就也不相信此事会是李然所为。更何况,此事若真要追查下去,只怕齐人自己,所牵扯的亦是不少,因此最终也只得是不了了之了。”
  “至此,孟兄可谓已是技穷了。所以这才得以消停了不少时日,直到城中疠疾爆发。”
  显然,李然的话并未说完,而当他提及此事,祭先的脸色明显又变了,居然是由青变白。显然是更加不知所措。
  但他并未出言阻止李然说下去。
  “想必岳父大人这心中,也应该是早已有了些许猜疑,此次疠疾,实乃人为所致!”
  李然看着他试探性的问道。
  只见祭先毫不犹豫的点了点头,但却并未出声。
  “事实确是如此,此事的确乃是人为投毒所致,而且其主谋者,来历可是不小。”
  “你是说?此事……竖牛也参与其中了?”
  祭先忽的问了一句。
  李然当即摇头道:
  “小婿不知。”
  “但小婿在第一次抓捕到投毒之人后,孙武与褚荡便将其安置在别院的柴房内,而后在前往医馆请小婿返回的这大约一盏茶的功夫,那投毒之人却已经被人勒死灭口了。”
  “而当时守在别院的,正是祭氏的侍卫。”
  “小婿其实也并不知,到底是不是这些侍卫灭了那投毒之人的口,但就算不是,其中只怕也是有人与外人互相勾结的。”
  “所以小婿这才让乐儿赶紧将这些侍卫遣返了回来。”
  这里,也就是祭先发现问题不对劲的地方。
  但他还是有些不明白:
  “但就算如此,你又何以肯定就是竖牛在暗中与歹人勾结?”
  是啊,就算那些侍卫当中确实有奸细,但又何以证明这奸细就是竖牛派来的呢?
  第一百一十二章 最终问题
  祭先的质疑不无道理,就算李然怀疑那些侍卫中有奸细,又何以证明这奸细便是竖牛派去的呢?
  李然闻声,微微思索,最终还是将目光转向了祭乐。
  当初在别院之中,李然让孙武,鸮翼监视竖牛之际,祭乐就曾怀疑过这一点,而今这个问题,仍旧需要祭乐来回答。
  “爹……”
  祭乐显得有些为难。
  毕竟是她的长兄,且又事关祭氏的家族荣誉,有些事一旦彻底揭开,那便是不堪入目的耻辱。
  “说吧,事到如今,还有什么好替他遮遮掩掩的。”
  此时祭先的面容显得极为平静,大抵是因为已经失望透顶。
  所谓哀莫大于心死,这竖牛的所作所为,都已经呼之欲出了,那还有什么能让他更失望的呢?
  “当那投毒之人被灭口之后,夫君便让孙武,鸮翼二人是一直暗中监视着孟兄。”
  “官府封禁这几日,孟兄于夜间亦不止一次前往丰氏府邸。”
  “前几日,父亲您在家中宣布夫君将进宫游说之后,女儿命婢一直悄悄跟着,果不其然,孟兄便立即赶往了驷黑大夫的府邸……”
  这些,都是祭乐亲眼看到的,亲耳听到的事,绝不是为了故意栽赃孟兄而编造出来的。
  而话到这里,一切都已经明了。
  若非竖牛与丰段,驷黑勾结,他又岂会几次三番的前往丰段与驷黑的府上?
  而为李然生所擒到的那名投毒之人之所以无端被杀,指使此事的若不是竖牛又能是谁呢?
  “显而易见,伯石大夫与子皙大夫,他们二人暗中勾结,所为的便是意欲搅动整个郑邑,掀起恐慌,从而动摇子产大夫身为执政卿的根本。”
  “当初在疠疾方兴时,小婿明言我祭氏应支持子产大夫的封禁之策。而孟兄那时持强烈反对,说到底,就是意欲挑唆岳父大人与子产产生嫌隙。所以,或是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小婿以为,他就已经与丰段,驷黑他们是串通一气的了。”
  “故而后来郑邑内情形好转之时,他又突然是强烈反对解除封禁,为的也是想趁此最后的机会,进一步替他们是制造事端。”
  “只要子产大夫一倒,那毫无疑问,丰段作为六卿中资格最老的‘公孙’,便可顺理成章的继任执政卿之职。届时,孟兄想要再对付小婿,乃至是掌控整个祭氏,对他们而言都可谓是易如反掌。”
  其实还有一点,李然并没有跟祭先言明,而是撒了一个小谎。
  那便是竖牛究竟乃是何时跟丰段,驷黑沆瀣一气合谋的?
  他嘴上虽然说着乃是从投毒事件开始的,可事实上,他们相互勾结的时间只怕要比这早得多。
  当初在经历了“赈灾粮被调包”一事之后,李然便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如果说,竖牛只是为了陷害自己与祭罔,祭询,所以才策动了这一场阴谋,那似乎从逻辑上也并不说得通。
  毕竟,这其中所牵连的,自然还有整个祭氏一族。而他作为祭氏一族的长子,倘若真追究起来,他自己按理也是不能幸免的。
  倘若一个人作恶,能够作到把自己也一起兜进吗?似乎于情于理都有些立不住脚。
  但是,如果把这件事情与子产,丰段他们之间的矛盾联系起来看。这似乎就要顺理成章得多了。
  届时,倘若卫国真问责起来,那么作为执政卿的子产,这渎职之责肯定是没跑的。而祭氏与子产之间,也会产生一条根本无法弥补的伤痕。
  这自然是子产的政敌们最希望看到的局面。
  所以,这一切都不得不让人怀疑,郑国庙堂之上是否也会有竖牛的内应呢?又或者,竖牛本身,就是别人安插在祭氏的内应?
  于是,在将整个事件进行了串联之后,不难发现,其背后最终的目标,就只有一个:子产的执政卿之位。
  当然,竖牛之所以策划调包粮食,其主要目的或许真的就是觊觎祭氏宗主之位。但这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他自己一定是受了其他人作保的。
  而这名潜藏在郑国上卿队伍中保护他的内鬼,自然也希望利用这件事来扳倒子产。于是双方各取所需,竖牛干了这最危险的活儿,庙堂之上也有人替他打掩护。
  以至于后来换粮之事在东窗事发后,可官府却并没有敦促祭氏对此事进行内部处置。
  当然,这里面肯定有祭氏在郑国亦是举足轻重的原因。
  然而就算有着这样的原因,兹事体大,子产没有追究,那是看在祭先的面子上。
  可其他人呢?
  他们为何也没有继续追究下去?
  难道也是因为卖祭先一个面子?
  显然不是。
  唯一能够解释得通的,便是此事就是竖牛与庙堂之人内外勾结勾结所致。如果竖牛一旦出了事,那他们也会被揪出来。而保住竖牛,则相当于保住了他们自己,所以他们自然不会再深究此事。
  于是,这件原本足以影响到两国邦交的事,竟就这样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甚至没有任何一个人站出来提出一句疑问。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在疠疾爆发之初,他第一时间便想到的要监视竖牛。
  一方面是为了印证他的怀疑,另外一方面也是希望通过竖牛的行动来顺藤摸瓜,确定疠疾之事究竟是何人所为。
  果不其然,在疠疾爆发之后,竖牛暗中的所作所为被李然全都看在眼里。
  而这一回,李然并没有选择对祭先再隐瞒下去。
  “哈哈哈哈……”
  也不知祭先是悲极生乐,还是心中自嘲已经无法掩饰,一时间竟笑了出来。
  只不过他的笑意十分的苦涩。
  “没想到……老夫竟养出来这样的竖子来……真是天大的笑话啊……”
  “爹……”
  祭乐正要上前安慰祭先,却不料祭先一摆手,阻止了她。
  只见祭先一手揉捏着自己的额头,一手在案几上轻敲,面容憔悴。
  “这些事既然你们早有察觉,又为何不早些跟老夫言明?”
  片刻后,祭先忽的叹道。
  “孟兄在祭氏内部举足轻重,若无绝对把握,小婿又怎敢胡言乱语?”
  李然的回答十分简洁。
  祭先闻声微微点头,而后目光一转,脸色霎时变得凛然起来。
  “那你觉得,此次应该如何处置他?”
  前面说的那些都是废话,这最后一句才是重点。
  事实上当所有问题被解开,终究要回答的,只是这一个问题而已。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