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母亲嘴上说的只要老公不骂人就行,但从女儿阐述的他们家里的情况,作为妻子,她其实对丈夫有很大的不满。
不管是从前的唠叨,还是现在的忍让,这对夫妻之间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妻子只是没办法了,放弃了寻找解决问题,但也同时让他们夫妻之间的关系变成了愤怒与死心。
“你爱人知道他这些行为会给你们夫妻关系带来很大的影响吗?”
“他哪里会想这些?”妻子苦笑着说,“他只知道他在单位压力很大,只知道让我不要烦他,可是我呢?我在家每天就不累吗,我就不辛苦吗,有没有人可以体谅我?”
“你们这种模式已经过了多久啊?”宁有光又问。
“从宝上小学就开始了。”母亲一脸悲伤痛苦的说,“一开始我也觉得家里这些很让人烦躁,我最烦就是孩子他爸的态度,可再怎么气恼有用吗?”
在唠叨老公使得夫妻矛盾升级后,她就把这些不满转化成了愤怒,而化解愤怒的方式,就是买东西。
购买没用的东西,并把它们的包装材料杂乱无章地在家里堆成小山。
她这些年死心了,也觉得自己无论说什么,做什么都没用了。
也不觉得改变现状会有什么用,所以也就懒得动了。
于是,家中的物品就被放置不理,一直堆在那里。
“是不是觉得做什么都没有用,就不想动了?”母亲的心理想法,宁有光看的很清楚。
“对。”母亲看了眼已经沉默的女儿,面无表情的说。
宁有光温柔看着这位已经被生活折磨的毫无生气的母亲说,“我们断舍离的对象并不仅仅指的是断舍离身边的物品,这背后还展示出每个人对生活做减法的态度,这也与瑜伽士所提倡的斩断欲念,远离执念的[断行、舍行、离行]行动哲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她说,“这种减法思维,我们不光可以应用到处理旧事杂物上,还可以用到人情世故上,因此当我们诚实的面对自己和物品的关系,明白哪些东西是自己需要的,哪些东西是不需要,并作出取舍后,第二步,我们就要坚决的断开与那些让我们不愉快的人之间的链接,同时将精力放在生命之重上,但最重要的是做出改变,断舍离更像是对自身的一种审视,剔除那些陈积的,过时的认知和信息,让自己变的更好,更通透,让自己活出自在来。”
第359章 目之所及皆是光明
宁有光的话可以说给母亲打开了对“断舍离”的新认知。
“还可以用在人情世故上吗?”她对此很是难以置信。
“当然。”宁有光认真道,“断掉无意义的社交,定期删除微信中几年乃至一年以上不联系的朋友,把那些你现在根本不联系,或者觉得没有必要联系,以及让你不开心的人从你的手机里删除,进而让他们在你的心上舍去,这些就是有关‘人’的断舍离。”
“全部删掉了,那以后万一要联系了怎么办?”母亲皱眉问。
“就像那些你日常中用不到的东西,你以为后面会用到,其实现在想想也没用上是不?同理,等你把那些不联系的人从你的手机里剔除后,你会发现你以后也不会去联系他们了,你留着这些旧人旧物,除了揭示着你放不下过去,还占空间给家人和自己带来伤害和痛苦,没有任何意义。”
母亲沉默了。
宁有光继续问,“您放不下这些,是放不下过去的伤痛,想要以此来证明自己受到了伤害,继续伤害着自己吗?”
母亲的唇轻轻颤抖起来,“我……我只是……我只是太难过了。”
她的情绪崩溃了,大哭出声。
女儿站在一边眼睛红了,却又不知所措。
“我知道你受伤的时候很难受,可你若一直沉浸在伤害里,不就等同于一直让自己在受伤吗?”
宁有光的语气温柔,言语却不温和。
很多时候,心理咨询师会显得不近人情,就算案主表现出很悲痛的模样,依然会冷漠的让案主看到自己在伤害中需要承担的责任。
因为安慰案主不是她的工作,帮助案主看到问题,解决问题才是。
母亲没说话了。
“断舍离也不是需要你一下子就全部断干净的,这也讲究过程,归根结底也是关于自身自制力的问题,如果我们能提高自己的自制力,能够增强自己在生活各方面的执行力,无论在哪个阶段,于个人来说,都是一种成长。”宁有光继续说,“所以,断舍离的结果会怎么样,不是我们现在需要考虑的问题,我们当下需要考虑的是,借用断舍离这个行动的节点,去看到自己生活后续的改变,毕竟,不管什么结果,这也仅仅是一个节点而已,人生还会继续,直至我们死去。”
“当下永远都是我们未来人生的开始,是愿意改变收获重生,还是要拥抱过去的痛苦和遗憾一直这样活着,直至死去,都在于你。”
母亲停止了哭泣,陷入沉思中。
宁有光非常清楚自己并不能勉强案主做什么,也没期待案主完全遵循她的建议去行动。
她所要做的只是把案主看不到的问题分析给她看,并引导她看到生命的另一种可能性。
“一个人在物质上占用越少的精力,在精神上便会获得更大的自由,如果你什么也舍不得放手,最终就什么也得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