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文学>书库>综合其它>戏明> 戏明 第510节

戏明 第510节

  毕竟不是人人都会听从那薄薄的一纸诏令。
  三顾茅庐寻访典籍不正是翰林院该干的事吗?
  文哥儿正在心里罗列着接下来要拜访的名单朱厚照已经登上车架前往南京皇宫。他牵过应天府准备的马匹,利落地翻身上马跟着成国公一行人随行于车架两侧。
  成国公朱辅见文哥儿动作利索,那高大的骏马在他身下也服服帖帖,不由笑着夸道:“听闻王修撰骑射功夫了得,得空了可以来我们校场玩玩。”
  文哥儿乐道:“是谁在您面前夸的我?”
  勋贵之中能夸文哥儿的还能是谁当然是张仑这个英国公府长孙。
  土木堡之变时英国公张辅和成国公朱勇都身死土木堡、鹞儿岭一带两家的遭遇可以说是同病相怜了张懋袭爵后两家还一起去当地祭拜过他们那尸骨无存的亲爹。
  如今他们两家一个搞京师治安一个搞南京治安都是勋贵之中比较说得上话的,小辈之间自然也有往来。
  有了共同的熟人作为纽带文哥儿与成国公聊起天来便放松了许多。
  独自乘车的朱厚照起初还正襟危坐坐久了就开始觉得乏味开始往两边的街道张望。
  南京的码头周围非常热闹主要原因在于整个江南往北方运输的物资都要先在南京集中转运,每年大概要有两三百万石的粮食通过南京运输到北京。如今码头一带仓库林立,放的大多是等待北运的漕粮。
  光是漕粮运输这桩要紧任务,就足以让南京这边的码头成为整个江南最忙碌的地方。
  即便成国公朱辅已经安排五城兵马司的人提前清场,还是能看到不少百姓远远等着围观太子出行。
  朱厚照看见远处攒动的人头,不由自主又坐直了一些。
  太子入城,走的自然是正阳门,沿途经过的街道其实并不多,入了正阳门就是由应天府官员们办公的外衙区域,笔直的御道两侧分布着熟悉的六部五府衙署,再往里走更是有文哥儿从小走惯了的长安东门和长安西门!
  简直有种回到家的感觉!
  这当然是因为北京皇城当初是比照着南京皇城来建的,形制以及名称基本都是朱棣命人依葫芦画瓢搬到北京去。
  朱厚照也觉得南京这座紫禁城怪熟悉的。
  一行人恭送朱厚照入东宫,南京光禄寺便忙碌起来,着手为下午的文华殿开宴做准备。抵达目的地的第一件事,当然是要搞聚餐!
  本来文哥儿应当在长安街会同馆一带落脚,结果朱厚照嫌弃到了南京还要整天宣召来宣召去,直接让谷大用把东宫几处空房收拾出来,把文哥儿和杨慎他们的住处都安排在东宫。
  左右南京这边就朱厚照一个主事的,文哥儿他们住在东宫没什么祸乱后宫嫌疑。
  当然了,有这个待遇的也只有杨慎这个玩伴以及文哥儿他们这几个詹事府官员,康海他们这些刚入朝没满一年的庶吉士还是得老老实实住到长安街去。
  朱厚照对于这种天高任鸟飞的状态非常满意,他把成国公等人打发走了,就开始兴奋地领着文哥儿他们在南京皇城到处逛,好奇地研究起这边与京师有什么不同。
  就户部那种抠抠搜搜的态度,连正在住的宫殿都不太情愿掏钱修,更何况是已经好几十年没人住的南京皇城?他们一路走过去,有许多宫殿都是宫门紧闭,看不见里头的情况。
  估计里面都挺破败。
  太子南巡的消息传到南京满打满算也就年前年后这几个月的功夫,应天府这边能召集人手把东宫和文华殿这些地方修缮一新已经很难得了!
  趁着聚餐还没开始,文哥儿建议去文渊阁逛一逛。
  这一提议得到杨慎他们的一致认可,都是读书人,哪有不爱逛藏书楼的?南京文渊阁可是曾经的国家图书馆!
  即便正统年间遭了场大火,这些年也陆陆续续增补了不少书籍,非常值得他们去走一遭。
  文渊阁离文华殿颇近,逛完图书馆正好去赴宴!
  朱厚照兴致勃勃地来到重建后的文渊阁,发现里头的格局和京师也没什么不同。他从小跟文哥儿逛多了文渊阁,见这边没什么新鲜的,顿时有些失望。
  文哥儿便把接下来他打算出门搜集图书的事给朱厚照讲了。
  太子出行的仪仗太招摇了,他打算轻装简行出去寻访江南藏书家,这样也能稍微了解一下地方上的情况。
  文哥儿和朱厚照商量起来:“殿下不想去的话可以自行安排行程,只是每日得上完课才能出去。”南京翰林院这边得知朱厚照要过来,早就紧锣密鼓开始备课了,绝对不会让朱厚照有机会落下学习进程!
  朱厚照立刻说道:“孤也要去!”
  微服出行一听就很有意思,比带着太子仪仗出去要有意思多了!
  文哥儿道:“等这两日忙完了我们再出去。”
  朱厚照连连点头。
  当晚朱厚照在文华殿宴请应天府诸官,连苏州等地的知府也闻讯前来拜见他这位太子。文哥儿怀疑他们是过来认脸的,省得太子微服到他们那边他们却认不出来!
  第二天朱厚照就要去钟山祭拜太祖朱元璋。
  文哥儿也是第一次到孝陵去,看着周围的青山绿水也觉心旷神怡。
  孝陵附近有连片的皇家园林,并不是观赏性的林苑,而是棕园、漆园、桐园之类的实用性木材园圃,全是种来造海船以及给皇宫修修补补的。
  周围还有花果园、薑菜园之类的园子,昨天他们吃的蔬菜瓜果很多都是这边产出的。
  可以说是很努力地想打造大明皇城的菜篮子工程了!
  可惜后来迁都北京,这皇家菜篮子就用不上了,估摸着只剩下香稻田里的粮食还能通过南粮北运这个大工程送到京师去。
  文哥儿跟着朱厚照正儿八经地到孝陵祭拜了太祖,看着葱葱郁郁的皇家林场和皇家菜园子,忍不住在边上怂恿起朱厚照来:殿下啊,咱有这么大的园子在手,不种点玉米实在可惜了!
  江南一带丘陵多雨水也多,春秋两季都有种玉米的条件。
  土豆倒是比较困难,后世江浙一带要大规模种植土豆大多都是从东北或内蒙购买“种薯”,自己很难留种。现在的运输条件远不如后世方便,想大规模运输种薯过来不太方便,还是种玉米好点!
  至少玉米种子运输起来方便许多,随便来一麻袋都够种老大一片的。
  江南人老有钱了,咱得骗他们去西北买种子!
  现在开始把玉米种下去,秋天咱就可以拿来忽悠人啦!
  朱厚照:“…………”
  他小先生还真是时刻不忘发展大西北,在京师逮着皇庄霍霍也就算了,连南京这边的皇家菜园子也惦记上了!
  文哥儿见朱厚照没应声,当场给他讲起了汉武帝传奇故事。
  你看看这个扫平匈奴、经略西域的汉武帝牛逼吧?其实人汉武帝也很勤俭持家的,他挖了个昆明池为征伐南方做准备,顺便还在里头养了鱼。
  这足足四十里的昆明池养的鱼首先拿来祭祀大汉的列祖列宗,剩下的就拿去长安集市卖掉!
  看到没有,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连赫赫有名的汉武帝也要努力卖鱼补贴国用!
  想当年,长安城的居民们可是能吃上皇家大鱼塘养出来的鱼的!
  咱老百姓这么努力建设美好大明,难道不值得拥有一根皇家菜园子种出来的玉米吗!
  我们英明神武的太子殿下,肯定能满足大明子民们的小小心愿的对吧?
  朱厚照:?????
  他怀疑他小先生在胡说八道,但他没有证据。
  朱厚照不信:“汉武帝怎么可能卖鱼!”
  文哥儿就给他背《西京杂记》里记录的八卦,这书第一页就讲述汉武帝的卖鱼往事了!
  殿下你难道不想当个秦皇汉武一样的人物吗?
  朱厚照:“…………”
  想是想,但听起来怎么就那么不对味呢!
  最终朱厚照还是抵不过文哥儿的卖力游说,决定让人去看看有没有空地可以种玉米。
  来都来啦,合该什么都给搞搞!
  朱厚照准备让人把草莓也种上,玉米草莓他都喜欢吃。
  陪同的应天府尹吴雄等人听着太子师徒俩讨论怎么祸害南京的皇家菜园子,一时都有些沉默。
  不对劲,这个太子不对劲!
  这个王小状元也不太对劲!
  他们怎么既不想着去吃喝玩乐,也不想着插手应天府事务,反而研究起怎么在孝陵周围种地?
  难道太祖的老农血脉居然如此强大?!
  作者有话说:
  文崽:炎黄子孙爱种地不是很正常吗?
  猪崽:就是!就是!
  *
  更新啦!
  依然是没什么鸡血的一天(躺平
  *
  注:
  1南京皇城介绍:参考嘉靖时期的《南畿志》
  2汉武帝卖鱼:参考《西京杂记》
  【武帝作昆明池。欲伐昆吾夷。教习水战。因而于上游戏养鱼。鱼给诸陵庙祭祀。余付长安市卖之。池周回四十里。】
  当然不是他亲自去卖,文崽纯属胡说八道!
  3南京文渊阁介绍:参考文献《明代的文渊阁》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称“正统十四年英宗北狩而南京所存内署诸书悉遭大火。凡宋元以来秘本一朝俱尽矣”。弘治五年(1492)大学士丘濬曾请求敕令南京礼部、翰林院官盘查永乐年间火灾之后的文渊阁书籍并建议加强管理。】
  第435章
  近年来孝陵一带灾异频繁朱厚照既然亲自来了,自然要到处走走看看,关心一下哪里被火烧了哪里被雷劈了。
  文哥儿跟着转悠了一天,在心里标记出了绝佳种地方位回到宫中便和朱厚照在纸上划拉起来。
  这里种种那里种种全都给种上!
  两人嘀嘀咕咕地讨论完就把事情安排下去。
  第三天的安排就是到南京官署走一圈。
  正阳门外过了中和桥,设有神机营和大教场神机营可是太宗皇帝那会儿建起来的养着一批懂得使用火器的神机兵!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